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即将关停,这些人为啥没有走?|调查 | 服装


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即将关停,这些人为啥没有走?|调查 | 服装
文章插图
5折起、20元1件、清仓甩货……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内,气氛渐渐走向曲终人散。
10月31日,23年历史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将正式关停。现在,是撤店和甩卖的时间。跟着服装店铺搬走的,还有大红门周边的很多配套服务产业。比如辅料、餐饮等等。
但也有人留下。一家面馆,从温州而来,如今已经成了打卡网红店。一家模特店,因服装城而生,却早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老乡做生意,我做老乡的生意”
尾货甩卖总是能激起一个商城最后的购物狂欢。从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一楼中庭开始,乘坐扶梯,一层层往上,每一层,都能看见挎着大包小包的购物人群。“1件50元,2件80元,3件100元。”“最后一点货,卖完走了。”在服装商贩们热情的叫卖声中,扫货的叔叔阿姨们从一个铺子,扫到另一个铺子。
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即将关停,这些人为啥没有走?|调查 | 服装
文章插图
再往上走,到了商贸城的6层,是美食城。时间临近中午,这里原本应该人声鼎沸,但此刻却冷冷清清。美食城有一半的档口已经搬空了,剩下的几个,也没有太多生意。
与之相反,从商贸城里出来,往西北方向走大约200米,有一家虹桥海鲜面馆,在中午的饭点,满座。
店名里的“虹桥”不是上海虹桥,而是温州乐清虹桥镇。海鲜面,是当地特色面食。老板娘侯银燕正在前厅忙活,切酱肉、上面条、端甜品。老板吴建晓在后厨,每到客人最多的时候,他会亲自下厨。夫妻二人都是乐清人,虽是同乡,却在北京相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浙江商人开始聚集到北京丰台木樨园、大红门、南苑一带,经营服装生意。这其中,以来自温州的商人最多,温州商人中又以乐清人占大多数。1994年,还没满20岁的侯银燕,跟着家人一起,来到大红门。起初,是在浙江商人聚居的地方,经营五金生意。在她家五金店对面,是吴建晓家开的洗衣店。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在异乡相识、相知、相恋。
和服装这个主业相比,五金和洗衣都是配套副业。成了家之后,夫妻俩也卖过服装、做过早市,但并不长久。侯银燕回忆:“那时候,总感觉,自己不专业,卖不过人家。”
眼见着,大红门一带的服装生意越来越火,浙江商人越聚越多。夫妻俩一合计,准备开一家温州特色饭店。为了让自己更专业,他俩回乡,先四处学习,再开店实践。2009年,虹桥海鲜面馆,在距离大红门几大服装市场很近的珠江骏景底商开业。面馆,主打粉面,有一些小凉菜,经营品种简单直接。海鲜面、黄鱼面、炒年糕,都是温州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东西。
“一开始,来吃的都是大红门做服装生意的老乡。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来的老乡越来越多。”温州人本来就“抱团”,能在遥远的北方,吃一口海鲜面,仿佛家乡咸湿的海风,微微拂面。
“也不知道哪天开始,成了网红”
在外讨生活,异常艰苦,来自浙江的服装商人,又以能吃苦著称。但是,一家面馆既然在口味上,主打家乡牌,就要经得起来自同乡的挑剔。
滩涂跳跳鱼、小生蚝、老姜,这三样关键的食材,时至今日,侯银燕还是坚持从温州进货。“我们俩尝了很多,也试了很多替代品。这三样,很难。北方的跟南方的口感,就是不一样。”
大红门服装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往来温州与北京的物流也异常发达。侯银燕的关键食材,就是从温州,跟着运服装的货车,一起发到北京。“车很多,又快,食材能保证新鲜。”那时候,大红门周边的温州饭店很多,而且生意都不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