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究|评价缺位致现实版“天鹅、梭子鱼和虾”( 二 )


老师不能“居无定所”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即使是对于教授群体中“不作为者”最为反感的人,也承认这类人在教师群体中只是少数,大部分教师依然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 。对于他们而言,问题不是“不作为”,而是“任务太多”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先后担任过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那段时间,也曾有人问他一周需要上多少课 。当得知他每周要上10节课甚至以上时,对方有些惊讶,而郭英剑则觉得很正常 。
“作为教授,我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每周两节课,两个班就是4节课;我给硕士生开两门课,每周一次,这就又要上四节,再加上要给博士生上的两节课,所以总共每周最少也要10节课 。”郭英剑说,在科研方面,学校也对教授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四级教授和三级教授,一般在3年聘期内,都有具体的论文发表指标 。虽然一般高校对于二级教授并不设置具体的考核指标,但这些教授大都还有其他学术头衔,而那些头衔则都会有相应的指标压力,这些指标有些甚至要大于学校给予一般教授的压力 。
据郭英剑了解,北京某高校“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在三年聘期内所需要完成的“指标”,就包括发表两篇A级刊物论文(校内自定刊物),组织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同时还要指导学科建设发展 。此外,还有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等 。
“这种情况下,我不觉得一个教师被评上教授后,还能有多少可以懈怠的空间 。”郭英剑说 。
而事实上,在打破教授终身制的争论中,反对者最重要的理由,便是大部分教授群体在已经承受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下,是否还应该通过考评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 。正如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杨中平在受访时所说,“我们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优秀的人才 。如果让那些认真做教学、科研的老师整天担心自己的‘饭碗’,感觉‘居无定所’,这是利大于弊的” 。
即便是现行的某些教授考评体系,也存在不尽合理之处 。尤小立直言,在高校中,往往教师拿到一个课题便是一场“胜利” 。因为凭借这一课题,教师便有可能被评为教授或者长聘副教授 。
“但问题是,你的课题还没有完成,就已经凭借课题获得了好处 。”尤小立说,更重要的是,鉴于目前国际上开放性学术期刊并不在少数,某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不低,因此一些课题组便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课题经费支付版面费用,并最终顺利结题 。
“也就是说,课题组用国家的课题先获得职称上的利益,然后用国家的钱购买版面、发表论文,以此论文完成课题,最后再获取本校相应的奖励,从而形成了一个‘合理’的‘产业链’ 。”尤小立表示,这可以算作是目前高校不合理考评体系催生出的一种现象 。
对此,包万平直言,目前国内高校教授群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个别“不作为”教授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是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教授乃至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阻碍甚至是误导 。
难以起到的筛选作用
在采访中,采访人员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高校欲清退多年未毕业的博士生,但政策措施却迟迟没有出台,直到该校某领导的一位博士生在延期多年后终于毕业 。来年,相关政策顺利出台 。
“虽然不能排除有偶然性因素存在,但这件事却折射出目前高校在制定评价标准时的某种窘境 。”李达说,这样的问题如果放到破除教授终身制的语境中,便会演化出另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筛选出那些真正“不作为”的教授?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