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谈科论普】科普:画面感很重要( 二 )


同时 , 营造画面感还需要构建特定的情境 , 这样才不会显得突兀 , 这也有利于目标受众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思路去体验和接受科学 , 实际上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 , 那就是科普需要脱离开“传播者想告诉公众什么”的怪圈 , 而是要转入“受众想知道什么”的框架中 。因为科普不是信息的宣泄 , 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引导 , 甚至是陪伴式的 。
最后 , 画面感实际上是传播者和受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传播者有了画面感 , 那么受众才有可能融入到这种画面感之中 , 否则所谓的画面感就是海市蜃楼 。就像卢瑟福说过的那样 , 如果你不能给实验室擦拭地板的女工解释清楚你在做什么 , 那说明你并没有搞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If you cannot explain to the charwoman scrubbing your laboratory floor what you are doing, 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doing.)画面感也是一样的 , 如果你自己都不具有画面感 , 又怎么能期待受众的大脑里会自动产生画面感呢 。
曾经有人这样写道 , “文字如果不被善加利用 , 它的抽象性就注定使之沦为写作活动的附属品、专用来呐喊宣传的边缘角色 。用你的写作在用户心里画一幅画 , 而不是丢下一堆晦涩难懂、莫名其妙的‘鬼画符’” , 我想科普大抵上也是如此吧 。当然不仅是科普写作 , 甚至于包括科普视频 , 科普讲座等等都应该营造一种画面感 。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