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科学数据》:从根源唤醒沉睡的数据( 二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唤醒沉睡的数据,《中国科学数据》希望为科研共同体输送源头活水,承载数据,问路未来 。”郭华东表示 。
不只是“期刊”
期刊名字加不加“中国”?办英文的还是中文的?做专业领域还是多学科领域?……
在刊号管控严格的背景下,如果期刊名称加上“中国”二字,则意味着刊号批复更加困难 。“必须加‘中国’,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将中国的优质数据推出去,但并不意味着只限于中国的数据 。”《中国科学数据》编辑部主任孔丽华掷地有声地说 。
“中国需要本土的期刊,所以我们摒弃了纯英文期刊的想法,创办了中英文双语期刊 。”黎建辉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希望推动多学科的数据共享,不局限于某个领域 。”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力量,网络中心自主研发了ScienceDB和中国科学数据在线工作平台 。“国外也有现成的出版平台,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国外平台未必就完全适合国内出版特点 。”黎建辉表示,“我们希望建立一个能为多种期刊服务、适用于多种不同审稿流程的平台,而实现这种灵活性具有很大难度 。”
经过团队两年攻坚,数据出版平台终于搭建成功,解决了众多数据集的共享之困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后期可以省很多力 。”黎建辉说 。
从2015年完成、公开第一套数据集后,邱玉宝就开始陆续通过此平台共享科学数据,其中积雪数据集至今已被20多家国内外单位引用,不仅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在工程领域也得到很好的应用,还有学者基于这套数据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核心章节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和数据生产者,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也促使我后续发表更多数据 。”
“数据不仅要公开,还要高质量地公开,只有高质量的数据才更具传播性和应用性 。”在荣获“ScienceDB科学数据奖”个人成就奖后,邱玉宝感慨道,“数据共享让数据不再停留在硬盘里,而是实实在在被他人在不同领域真正应用,这是数据生命周期的完整价值链 。”
在郑崇伟看来,从体量大、信息密度低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数据集,是高效开展海洋建设、实现我国海洋数据弯道超车的关键 。“《中国科学数据》一站式解决了论文发表和数据存储的问题,我们研制的首套《‘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与新能源数据集》发表后,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应用和高度评价 。”
在黎建辉看来,《中国科学数据》不只是一本期刊 。“它是一个按照期刊模式推动数据共享的平台,期刊只是演进的第一步,未来将借助大数据等特点,将数据跟科研活动融合得更加紧密 。”
“两条腿”走路
“论文出版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成熟的出版体系,而数据出版不同,作为一个新事物,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数据出版流程 。”黎建辉回忆道 。
为更好地盘活数据、推动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出版速度,《中国科学数据》制定了两个审核阶段,第一阶段是预出版,第二阶段是同行评议 。
“预出版阶段属于技术审核,提交的数据论文和数据集首先由编辑部的数据审核员和论文审核员分别审核,通过初审的会直接在网上公布,通常只需3天左右 。”孔丽华说,“预出版不仅可以让数据集得以快速公布和引用,学者还能对其开放讨论,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
“同行评议阶段属于专家审核,通过初审的数据论文和数据集会送至既有学科背景又了解数据的审稿专家,一般45天左右就能完成审稿 。”孔丽华进一步解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