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春联包饺子大扫除 老外在厦过年过得有模有样
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厦门,吸引了众多外国人来此创业、就业和生活,不少外国人更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在这里成家立业。
临近春节,这些外国人大多选择留厦过年。他们中有中国迷,过年包饺子要放硬币,给员工发漆线雕当纪念品;有刚来厦门时幻想着浪漫的烟花秀,但婚后却成了贴春联、大扫除的一把好手;还有的从小就和厦门结缘,大学毕业后成为主厨,和厦门未婚妻经营着居酒屋。
本期家访,采访人员走进三位来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家中,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中国年。
关键词
中国迷
热爱中国文化
春节送漆线雕给老员工
文章插图
Jan Laegaard Broni(杨博弈)一家向采访人员杨霞瑜(右一)讲述他们在厦过年、工作生活的故事。
●出镜人物
Jan Laegaard Broni(杨博弈),丹麦人,58岁,Meyra Netti集团运营副总裁、安维车件(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妻子戴冬雪,中国人,39岁,全职太太;女儿Isabella Broni(伊莎贝拉),11岁,小学生。
●地址
官任社区
●心愿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一家人继续旅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采访人员 杨霞瑜 图/采访人员 张江毅)“这件龙凤漆线雕是我们公司送给工龄满十年员工的纪念品,厦门制作的哟!”采访人员眼前这位身材高大、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的老外,有个取自英文名谐音的中文名——杨博弈。
在杨博弈家的客厅里,他一边指着墙上挂着的漆线雕作品,一边饶有兴致地介绍着公司选择漆线雕当纪念品的原因:“我认为与现金奖励相比,采用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工艺品送给老员工,更具意义,因为可以永久地保存下来。”
一旁的妻子戴冬雪笑着说,丈夫可是地道的“中国迷”,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天他回家时,肩膀上扛着个大麻袋,一边走一边喊‘将军’来了,快让开!”当下打开一看,是一件高约80厘米的“兵马俑”造型工艺品。
采访人员一眼望过去,客厅柜子上有龙的摆件、中式花瓶、中式茶杯……难怪女儿伊莎贝拉也笑称对于“中国迷”父亲收集中国工艺品的喜好,早已习惯了。
“我觉得中国文化很吸引我,特别是春节时和老婆孩子一起包饺子,我们家还保留着在饺子里放硬币的习俗。”杨博弈说,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到时会邀请在厦门的老外朋友来家里吃团圆饭。
2007年,杨博弈由在挪威的总公司外派来厦门管理一家分公司,至今已近15年。对他来说,最奇妙的莫过于到厦门的第一年就认识妻子,当时妻子刚离开家乡黑龙江来到厦门工作。“一开始我们语言交流不通,彼此还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不过我学英文的速度比他学中文快。”戴冬雪回想起初识老外丈夫时的样子,笑得格外甜。
“一家人定居在这座滨海花园城市,周末喜欢一起去山海健康步道散步、逛逛植物园等。”在杨博弈看来,厦门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成片的绿色,时常令人身心放松,感受到了家的感觉。
不过,杨博弈感触最深的还是当地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疫情期间,政府帮助和指导了许多企业,我们公司的业务能够正常运作也是源于此。”杨博弈感慨道,公司在厦门扎根的同时,也见证了厦门的蓬勃发展。
2020年,杨博弈还如愿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他说:“‘思明区文明家庭’‘厦门市科技特派员’‘社区优秀志愿者’这些令我们觉得骄傲的荣誉,也是我们热爱这座城市的表现,期待厦门越来越好。”
关键词
推荐阅读
- 胡萝卜素|“每到过年我脸都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香蕉|过年啦,自制玉米脆片能量棒,咬一口酥脆掉渣儿,早餐零食全有了
- 网友|“每到过年我脸都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南瓜|过年时常出现在餐桌上的甜品,营养美味,分享9道能当菜的甜品
- 花椒|北方过年家家户户要做的炸货,外酥里嫩寓意美满,红红火火过大年
- 第二故乡|留“秀”过年很欢乐!王店镇苗族同胞捧出“九大碗”
- 张家港|就地过年,这些港城风味一定要尝!
- 面粉|过年别只知道买瓜子花生,教你自制8种小零食,大人小孩抢着吃
- 热搜|“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还没过年就吃光了
- 牡丹瓷|12天跑遍河南!河南过年最豪横的一次“逛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