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

临近春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村民聚在一起打糍粑,迎接新春。
“噼里啪啦……”一大清早,玉屏侗乡风情园里的村民们忙活不停,他们将提前一晚浸泡好的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沥干备用,沥干水后,在灶台的大铁锅上置一木甑,待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米舀进热气腾腾的木甑中用旺火蒸,40分钟左右即可蒸熟。
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
文章插图

村民在蒸糯米。
【 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趁着蒸糯米的功夫,村民们把木粑槽、粑锤、桌子等做糍粑所用的工具收拾出来,确保糯米蒸熟后的第一时间能够使用。不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糯米的清香,村民将蒸好的糯米从木甑里盛出来,倒在木粑槽里,通过捣、翻、揉、打等工序,将一粒粒糯米变成一个瓷实的粑团。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邓利平,一边拿着粑锤用力地打糍粑,一边说相关注意事项,“打糍粑最重要的是三点,一是打糍粑前,要给粑槽抹油,油要抹的好;二是在打糍粑之前,要先把糯米舂揉;三是要互相配合、用力均匀,这样出来的糍粑才能黏糊有韧劲。”
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
文章插图

把糯米盛出来。
粑团打好后,村民们把它放到抹完油的桌子上,一捏一拧一搓,就做成了一个个圆溜溜的糍粑。之后,再用木板将其进行压扁,定型后的糍粑需置通风干燥处晾干,进行长时间保存。
“我们在用木板压扁糍粑的时候,每个糍粑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避免粘黏在一起。同时,我们还需要站上木板,用自己的重量去给糍粑定型。”村民黄银平说。
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
文章插图

打糍粑。
糍粑,作为侗族人民的传统美食,是团圆、圆满的象征,是人们过春节的常备礼品,和走亲访友的必备礼物,也是游子对家乡最深的思念。
村民罗俊彩看着打好的糍粑,便想起了自己在厦门务工的弟弟罗红江,想到弟弟在家时最喜欢吃的就是糍粑,罗俊彩立即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家中已打好糍粑,等他回来过年。
“我再过几天就回家,回家一定要吃好多好多的糍粑,特别烤糍粑,烤完再抹点白糖,那个味道真是太香了。”罗红江说。
粑团|玉屏年味:乡愁舂进糍粑里
文章插图

打好的糍粑。
在玉屏,像罗红江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为了生活在外努力打拼,一份不经意间提起的美食,又让他们的思绪飞回了家乡。
“年关将至,我们打糍粑迎新年,在备年货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学习和知晓这项传统技艺,传承我们的侗族文化,留住我们的乡愁记忆。”玉屏双生源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峰说。(图/文 徐雪、文政松、龙玲、杨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