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来吃意大利菜!( 二 )


2006年渡洋而来的老马 , 对亚洲烹饪方法颇为着迷 。 在与我的聊天中 , 小笼包反复出现 。 他非常喜欢中国品种繁多的早餐 , 也爱川菜和湘菜 , “当然 , 还有羊肉串!”
回忆起2008年奥运会前的北京 , 老马说自己总是觉得 , 有那么熙熙攘攘的人群 , 那么花样迭出的各类活动 , “但食材、配料真的比较单一” 。 不会中文的老马操着并不流利的英文 , 在中国各地寻找合适的材料 , 不断研究和试验各种组合 , 以期在中国还原意大利菜的本味 。
“现在多好 , 迦达花园餐厅里的蔬菜 , 来自贵州、山东、海南、福建等很多地方 , 而且物流很快 。 目前我的食材有40%是进口的 , 其他全部产自中国 。 我会用黑醋 , 但也会用黄酒来做菜 。 ”老马感叹道 , “而且 , 在北京和上海 , 你时不时就会发现有一些小餐馆出品的意大利菜非常正宗 , 而老板或厨师并不是意大利人 , 他们只是在意大利待过一段时间 。 ”
那么 , 意大利菜风靡中国 , 是因为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 , 它与中国菜其实很像吗?
老马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 而是开始细数意大利面的种类 。 在中国 , “面”这个词所囊括的 , 是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家庭都有所不同的丰富种类 , 可以是油泼面、热干面、炸酱面 , 也可以是兰州拉面、广州竹升面、南昌拌面 。 在意大利 , 情况也一样 。 被统称为Pasta的意面 , 常见的细分种类就有Spaghetti(原味细长面)、Penne(斜管面)、Rigatoni(细管面)、Fusilli(螺旋面)、Farfalle(蝴蝶面)等等 。 每个地方、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特有的酱汁 。 如同兰州拉面可以分为从毛细到韭菜叶的多个粗细程度 , 意大利面也可以做成细、宽、大宽、太阳形、半月形、方形以及超出日常想象的有趣形状 。 同样 , 中国面有带汤、凉拌、热拌等多种吃法 , 意大利面则不仅可以做主食 , 还可以制作凉菜或者沙拉 。
老马把新鲜手工意大利面看作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他在自己的《来吃意大利菜》里 , 这样讲述了手工意大利面的做法:手工意大利面需要在大理石或木质案板上制作 , 先将面粉堆中间用手分出一个窝 , 将打散的鸡蛋清和蛋黄全部倒到面粉凹槽中 , 再用指尖将面粉拨到中间 , 慢慢与鸡蛋搅拌揉和 , 直到面团呈现均匀光滑有弹性的状态 , 且表面略湿润 。
这跟中国手工面做法几乎完全一致 , 而老马还透露了一个“小窍门”:根据面团湿度适当加入鸡蛋或面粉来调整 , 没有比例 , 全凭手感 。
“全凭手感”!是的 , 与那些给出精确用量的西餐配方不同 , 这4个字再加上那一大串意面的名称 , 老马似乎已经对我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
最难的已经过去
在交流中 , 我告诉老马 , 自己在意大利旅行时吃了10天意大利餐后 , 终于“忍无可忍”地冲向了一家中餐馆 。 老马又是一阵大笑 , “你居然坚持了那么久!”
在老马看来 ,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 , 是身体里的深刻记忆 。 他年幼时最期待祖母烹煮的“波轮塔”(Polenta) , 这是一款采摘了花园里的时令蔬菜 , 与玉米和鸡肉一起小火炖煮的浓汤 。 迦达花园里的所有员工大概都品尝过老马牌波轮塔 , 并对之赞不绝口 。 老马的父母分别来自意大利的南部和北部 , 因此在他的菜里 , 既有贝加莫的特色 , 也充满了阳光味道的撒丁岛风情 。
2020年初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 , 老马还在意大利度假 , 但3月他就毅然回到了中国 , 并很快投入到迦达花园的筹办过程中 。
我问他最难的是什么?他说 , 是人们不能出来吃饭啊 , 不过 , “最难的已经过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