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绿鳞象甲及其防治措施

体态特征
成虫体长15一18mm , 体黑色 , 表面密被闪光的粉绿色鳞毛 , 少数灰色至灰黄色 , 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粉末而呈黄绿色 , 有些个体密被灰色或褐色鳞片 。 头管背 。 面扁平 , 具纵沟5条 。 触角短粗 。 复眼明显突出 。 前胸宽大于长 , 背面具宽而深的中沟及不规则刻痕 。 鞘翅上各具10行刻点 。 雌虫胸部盾板茸毛少 , 较光滑 , 鞘翅肩角宽于胸部背板后缘 , 腹部较大;雄虫胸部盾板茸毛多 , 鞘翅肩角与胸部盾板后缘等宽 , 腹部较小 。
卵长约1mm , 卵形 , 浅黄白色 , 孵化前暗黑色 。 末龄幼虫体长15—17mm , 体肥大多皱褶 , 无足 , 乳白色至黄白色 。 裸蛹长14mm左右 , 黄白色 。
分布地区
分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
防治措施
(1)在成虫出土高峰期人工捕杀 。 成虫盛发期振动茶树 , 下面用塑料膜承接后集中烧毁 。
(2)用胶粘杀 用桐油加火熬制成牛胶糊状 , 涂在树干基部 , 宽约10cm , 象甲上树时即被粘住 。 涂一次有效期2个月 。
(3)必要时喷洒9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棉油皂50倍液 。 喷药时树冠下地面也要喷湿 , 杀死坠地的假死象虫 。
【茶树绿鳞象甲及其防治措施】(4)注意清除茶园内和茶园周围杂草 , 在幼虫期和蛹期进行中耕可杀死部分幼虫和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