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铜茶壶的岁月印记

【一把铜茶壶的岁月印记】在日常的生活中 。 茶是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几乎每个人在口渴时都要喝茶来解渴, 尤其是农村夏收夏种季节.一家人都在田间劳动, 快到中午时, 抽出一人回家烧饭、烧茶, 烧好了就挑着担子, 一头是饭菜, 一头是大茶壶、茶杯或茶碗等.然后找个荫凉处, 一家人一起吃饭、喝茶, 这是劳动之余最舒坦的时光, 其乐融融 。
在平常日子里, 如客人来了, 敬上一杯清茶.再添上一盘干果(花生、瓜子、年糕胖、干着片等), 60年代的农村还没有水果.客来一杯茶, 一盘干果已是很不错了 。 茶来敬茶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美德, 但有些是一直延续下来的民俗 。 比如说, 昌化在春节期间, 就有大人一杯茶.小孩一杯红糖茶.偶意是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
各种民间习俗记载各种志书, 民国《於潜县志》载:“谷雨”采茶, 妇女儿童满山谷 。 “立夏日”, 啜新茗, 啖新梅, 食青笋、蚕豆, 云可解夏之疾 。 “清明前吃清明果, 平日不怕雨淋头 。 ”
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志》载:临安昌化有女儿出嫁, 铜茶壶作为出嫁女儿必备之物.出嫁女方没备铜茶壶, 会被婆家看不起, 早期昌化还不富裕.父母在女儿很小时就开始准备, 积累一些钱, 就去买一些铜, 慢慢积累, 待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积攒起来的铜就叫铁匠打一把崭新铜茶壶, 给女儿作陪嫁妆用, 父母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 会感到既有面子又感到放心 。 条件稍好的, 会打二把铜茶壶.大号铜茶壶拎水.小号铜茶壶放在火堂里烧开水、泡茶, 有的农家在准备铜茶壶的基础上, 再备一个锡罐, 锡罐是贮藏茶叶用的.用锡罐贮茶不会变质.不怕腐蚀, 牢固耐用, 姑娘出嫁时, 铜茶壶、锡罐这两件也就成了出嫁女儿做新娘的必备嫁妆, 不知什么时候起传下来的习俗目前还不清楚, 但一直沿传至今却是事实 。
昌化陈晓敏.他以前对昌化的茶文化也有过研究, 写过文章, 后来做生意无精力进行研究.但他还是有空收集与茶文化有关的内容 。 他的母亲有一把紫铜茶壶.是母亲出嫁时他的外公亲自打的, 因他外公是个有名的铁匠 。 说起这把铜茶壶还真的不简单 。 别的铜茶壶都是用碎铜打的.他母亲的铜茶壶是由许多子弹头打的, 那么, 他外公哪来那么多的子弹头呢?
说来话长, 我们在查阅临安茶文化资料——各种志书时.多处发现了记载工农红军从昌西到昌北.再从昌西安徽边境进入安徽的事实 。
在《临安地名志》昌化湍口公社载:1934年冬, 红军抗日先遣队从湍口、岔口、秀上经过 。
秀上大队载:1934年冬, 红军抗日先遗队经过, 当地还流传民歌:“秀上高高云叠村, 十月廿七过红军:前头已过茅坪源, 后头还在了叉岭 。 ”秀上村, 在昌化镇西南20公里, 地处塘溪上源, 屋建山坡, 层叠而上 。 (说明当时形势严峻, 红军是选择很难走偏僻山区行进的 。 )
《临安地名志》载:顺溪公社:1934年冬.红军抗日先遣队曾在此进行“候头伏击战”, 横溪桥民房墙上, 至今仍保存着红军标语 。
原顺溪公社乾山大队是通往安徽的必经之路, 红军抗日先遗队即在此地截听敌军电话, 部署候头战役 。
顺溪公社候头村.属申明大队, 《昌化县志》载有候头地名, 1934年冬.红军抗日先遣队在此进行“候头伏击战”, 村北马头山(359)米为当时伏击战中双方争夺的制高点 。
《临安地名志》载:龙井桥公社:1934年冬, 红军来龙井桥桃花溪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 。 有徐根贵、邵水根、姜永祥, 何有为、汤母生、桂贤火、芦水根等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 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 因叛徒告密, 不幸被捕, 7名青年红军于1937年前后壮烈牺牲 。 1971年经浙江省革委会批准.在龙井桥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 《昌化县志》西区疆域图载有浙基田地名 。 地处浙皖边界, 为临安县最西边的村庄 。 1934年冬, 红军抗日先遣队从此村进入安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