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岕茶系

唐李栖筠守常州日 。 山僧进阳羡茶 。 陆羽品为芬芳冠世 。 产可供上方 。 遂置茶舍于罨画溪 。 去湖一里 。 所岁供万两 。 许有谷诗云:“陆羽名荒旧茶舍 。 却教阳羡置邮忙”是也 。 其山名茶山, 亦曰贡山, 东临罨画溪 。 修贡时, 山中涌出金沙泉 。 杜牧诗所谓“山实东南秀, 茶称瑞草魁, 泉嫩黄金涌, 芽香紫璧裁”者是也 。 山在均山乡县东南三十五里 。 又茗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永丰乡 。 皇甫曾有《送陆羽南山采茶》诗:“千峰待逋客, 香茗复丛生 。 采摘知深处, 烟霞羡独行 。 幽期山寺远, 野饭石泉清 。 寂寂燃灯夜, 相思磬一声”见时贡茶在茗山矣 。 又唐天宝中, 稠锡禅师, 名清晏, 卓锡南岳 。 涧上泉忽进石窟间 。 字曰真珠泉 。 师曰, 宜瀹吾乡桐庐茶 。 爰有白蛇衔种庵侧之异 。 南岳产茶不绝 。 修贡迨今 。 方春采茶, 清明日, 县令躬享白蛇于卓锡泉亭, 隆厥典也 。 后来檄取, 山农苦之 。 故袁高有“阴岭茶未吐, 使者牒已频”之句 。 郭三益《题南岳寺壁》云:“古木阴森梵帝家, 寒泉一勺试新茶 。 官符星火催春焙, 却使山僧怨白蛇 。 ”卢仝《茶歌》亦云:“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 ”又云:“安知百万亿苍生 。 命坠颠*受辛苦 。 ”可见贡茶之苦, 民亦自古然矣 。 至*茶之尚于高流, 虽近数十年中事 。 而厥产伊始, 则自卢仝隐居洞山, 种于阴岭, 遂有茗岭之目 。 相传古有汉王者, 栖迟茗岭之阳, 课童艺茶, 踵卢仝幽致 。 阳山所产, 香味倍胜茗岭, 所以老庙后一带茶, 犹唐、宋根株也 。 贡山茶今已绝种 。
罗岕, 去宜兴而南, 逾八九十里 。 浙直分界, 只一山冈, 冈南即长兴山 。 两峰相阻, 介就夷旷者, 人呼为岕 。 履其地, 始知古人制字有意, 今字书岕字, 但注云山名耳 。 云有八十八处 。 前横大涧, 水泉清驶, 漱润茶根, *山土之肥泽, 故洞山为诸芥之最 。 自西沉溯张渚而人, 取道茗岭, 甚险恶 。 县西南八十里 。 自东沉溯湖*而人, 取道缠岭, 稍夷, 才通车骑 。
第一品
老庙后, 庙祀山之土神者, 瑞草丛郁, 殆比茶星肿*矣 。 地不二三亩, 苕溪姚象先与婿朱奇生分有之 。 茶皆古本, 每年产不廿斤 。 色淡黄不绿 。 叶筋淡白而厚 。 制成梗绝少 。 人汤色柔白如玉露, 味甘, 芳香藏味中, 空漾深永, 啜之愈出, 致在有无之 。
第二品
第二品皆洞顶芥也 。
新庙后、棋盘顶、纱帽顶、手巾条、姚八房, 及吴江周氏地, 产茶亦不能多 。 香幽色白, 味冷隽, 与老庙不甚别, 啜之差觉其薄耳 。 总之品岕至此, 清如孤竹, 和如柳下, 并人圣矣 。 今人以色浓香烈为岕茶, 真耳食而眯其似也 。
第三品
庙后涨沙, 大衮头, 姚洞, 罗洞, 王洞, 范洞, 白石 。
第四品
第四品皆平洞本岕也 。
下涨沙, 梧桐洞, 余洞, 石场, 丫头, 留青, 黄龙, 炭灶, 龙池不入品外山长潮, 青口, 渚、茅山 。
贡茶
即南岳茶也 。 天子所尝, 不敢置品 。 县官修贡, 期以清明日, 人山肃祭, 乃始开园 。 采制祖松罗虎丘, 而色香丰美, 自是天家清供, 名曰片茶, 初亦如岕茶制 。 万历丙辰, 僧稠荫游松罗, 乃仿制为片 。
岕茶采焙, 定以立夏后三日, 阴雨又需之 。 世人妄云雨前真岕, 抑亦未知茶事矣, 茶园既开, 人山卖草枝‘“’者, 日不下二三百石 。 山民收制乱真, 好事家躬往 。 予租采焙, 几视惟谨, 多被潜易真茶去 。 人地相京, 高价分买, 家不能二三斤 。 除尖蒂, 抽彼细筋, 炒之, 亦曰片茶 。 不去筋尖, 炒而复焙燥如吐状, 曰摊茶, 并难多得 。 又有俟茶市将阑, 采取剩叶制之者, 名修山, 香味足而色差老 。 若今四方所货芥片, 多是南岳片子, 署为骗茶可矣 。 茶贾炫人, 率以长潮等茶, 本岕亦不可得 。 噫!安得起陆电蒙于九京, 与之赓茶人诗也 。 陆诗云:“天赋识灵草, 自然钟野姿 。 闲来北山下, 似与东风期 。 雨后采芳去, 云间幽路危 。 惟应报春鸟, 得共此人知 。 ”茶人皆有市心, 令予徒仰真茶已 。 故予烦闷时, 每诵姚合《乞茶诗》一过:“嫩绿微黄碧涧春, 采时闻道断荤辛 。 不降钱买将诗乞, 借问山翁有几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