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枣为白刺属的一种,灌木 。常匍匐地面生长,株高30~50c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 。
名称
盐碱地上话“地枣”
简介
“地枣”学名叫白刺,属蒺藜科白刺属,落叶小灌木,枝条一般丛状匍匐生长,雨季枝条易触地萌根形成新的植株 。树皮黄灰色,有浅纵裂,叶常聚生成簇,无叶柄、叶背、小枝及芽上均密生白色绒毛 。花序顶生,开黄白色小花 。果实锥状球形,熟时紫红色 。种子长卵形,种皮坚硬,有三条纵沟 。花期在5月,果实成熟期为7~8月,一条主枝可采摘鲜果150~250克 。种仁形似胡麻,含油量很高,利用亚临界低温萃取的油脂可入药,有调经活血,消食健脾之功效 。叶、嫩枝可作牲畜饲料 。
沿海一带,现有不少荒芜的盐碱地,如重视开发利用“地枣”这一野生资源,大面积进行人工栽培种植,不仅可加速盐碱地荒滩的绿化,盐碱地的改良 。
文章插图
形态特征
叶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2cm,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托叶早落 。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绿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黄白色 。果实近球形,径5mm左右,果实成熟时初为红色,后为黑色,酸、涩,有甜味,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
生长习性
旱生型阳性植物,不耐庇荫、不耐水湿积涝 。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 。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以上的地方偶见有盐地碱蓬、翅碱蓬、柽柳、中华补血草等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