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茶文化主流中 , 云南茶作为一种边缘化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认同
到潮汕去 , 学会的第一句话大概就是“呷呆”(喝茶)了 。 毕竟中国人少有不喝茶的 , 广东人更爱喝茶 , 而潮汕人尤甚 。
潮汕人常喝的乌龙茶 , 属半发酵茶 , 兼有发酵茶的营养 , 又有不发酵茶的清香 。 乌龙茶的特点就是酽、苦、香 , 由于它有抗湿、消暑、暖胃、利水等多种功效 , 所以东南沿海一带多生产和饮用这种茶 , 并形成一种特殊的模式 , 被称为工夫茶 , 也写作功夫茶 , 因而被外地人视为潮汕的最大特色 。
和潮汕功夫茶的酽、苦、香 , 有得一拼的非云南人喝的大叶种茶莫属了 , 拿火塘边的烤茶来说事的话未免太极端 , 就城里普通人喝茶的阵势也够吓人的 , 比方用硕大的咖啡瓶替代茶杯泡茶 , 虽然在全国各地风行一时 , 生于北京的京剧名家宋宝罗 , 就喜欢用大号的雀巢咖啡瓶沏泡茶头 , 客人来了 , 倒出一点茶头 , 兑水待客 。 但是咖啡瓶泡茶到了云南人这里就没那么讲究了 , 看那老式茶馆里头,各自一瓶不说 , 决不兑水 , 泡开的“蒸酶”、“磨锅”或是“大渡岗” , 茶叶几乎漫到瓶口 , 几口酽茶下去 , 回甘往上一涌 , 带出一口老痰后 , 茶客脸上才有了舒坦 。 在外人看来实在是粗 , 不过粗有粗的道理 , 此地海拔高 , 空气干燥 , 要是没有这苦酽浓香的茶水浇一浇的话 , 人便像缺氧的鱼一般打不起精神 。 另一方面 , 云南人喜欢浓酽之茶和云南地域文化不无关系 。
过去 , 云南的少数民族边民们刀耕火种 , 大块吃肉 , 大碗喝酒 , 要是没有这浓酽的茶汤调节 , 在亚热带的湿热高温下怎么受得了 , 好在云南西南山区有的是随手可摘的大叶种茶 ,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云南人喜好浓酽之茶的独特的喝茶习惯 , 这种习惯的成因 , 一方面是饮食习惯加上气候特征所导致的生理需要 , 另一方面是大叶种这个茶叶品种所致 。
仅此还不至于给外界留下云南茶“又黑又粗”的印象 , 观感才是主要的原因 , 我个人认为 , 云南茶在观感上的“黑”与“粗” , 主要是大叶种茶本身的壮硕和制茶工艺所致 , 大叶种茶 , 特别是古乔木茶 , 其显著的感观特点就是“粗大” , 其叶片大可盈掌 , 所以 , 叶与叶之间的距离极疏 , 故而柄长 , 比方说 , 我们采摘的云南大叶种“一芽两叶”二级茶 , 由于其芽与叶、叶与叶之间的距离疏远 , 所以 , “一芽两叶”的大叶种茶单枝鲜叶 , 通常可长达20公分 , 其长长的叶柄被俗称“老梗” , 其实极嫩 , 若按绿茶的观感评判标准 , 大叶种茶的这一特性 , 加上其独特的加工工艺 , 其观感上的“粗枝大叶” , 简直就是七级以外的“废料”了!
这里所说的“独特的加工工艺 , 也就是“晒青” 。 属于次经济发达地区的云南 , 即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 , 上一次茶山也不容易 , 更何况过去 , 山里人大老远背口锅回去制茶显然不现实 , 至于制茶技术在当时是否传到“南夷之地”还有待考证 , 好在这“南夷之地”日照充足 , 紫外线强烈 , 最原始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晒”了 , 这样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茶 , 难免又黑又粗 。 就茶本身来说 , 和饮食文化一样 , 总免不了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 , 这也无可非议 , 问题就出在 , 在以绿茶为评判标准的语境里 , 云南茶免不了要被说三道四的 。
到唐代 , 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 , 饮茶已从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为文化上的享受 , 饮茶做为一项享受的精神乐趣 , 也就更加注重茶的品味 。 品茶过程对用茶、用器与冲饮程式的讲究 ,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已经有了系统的总结 。 宋元以后 , 饮茶程式不免要有所变化 。 特别是到了明代 , 散条茶瀹饮成为时尚 , 与之相应 , 用器方面 , 茶瓯配上了盖子 , 成为一盏、一托、一盖三器合一的盖瓯 , 茶壶茶杯的配套也出现了 。 于是 , 茶的品饮程式与唐宋相比 , 面貌一新 。 而在这一时期 , 生活在“南夷之地”云南边地的少数民族 , 不仅经济落后 , 与对内(地)的文化交流更是匮乏 , 刀耕火种的边民们依旧围着火塘啃着兽肉 , 喝着又黑又粗的晒青烤茶 , 这使得云南饮茶文化与中国主流茶文化背离脱节 , 行成断代 。
推荐阅读
- 云南省大理州沙溪镇——茶马古道上古集市
- 云南普洱茶种茶人的“茶祖”
- 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 福建安溪茶文化
- 贯彻着和谐精神的中国茶文化
- 普洱茶膏的前世今生
- 闽南茶道功夫佳
- 中国茶文化:功夫茶的源流
- 云南发现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地图
- 云南龙陵县推广茶叶机械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