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中华茶文化向外传播简述

浙江除了天台山国清寺外 , 着名的还有径山寺 。 径山寺开山祖为唐代的法钦(国一禅师) , 宋代称径山寺为能仁禅寺 , 宋孝宗曾亲题“兴圣万寿寺”以后 , 又改为“香林禅寺” , 居中国禅林第一位 。 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无准师范(大鉴禅师)入传径山寺后 , 日僧众望所归 , 一时云集 。 在此前后 , 径山寺成为浙江寺院中日僧朝拜的必到之地 。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入宋的神子荣尊到径山寺继续无准师范的法统 , 在嘉熙二年(1238年)回国后 , 开创了肥前的兴圣万寺等许多寺院 。 圣一国师圆尔辨圆也于1235年入宋 , 历时7年 , 登径山继承无准师范的法统 。 淳佑元年(1241年)五月回国 。
与此同时 , 径山僧人也有入日传教者 , 如径山无准师范的法嗣兀庵普宁 , 使镰仓武士和禅宗结合了起来;径山的石溪月的法嗣大休正念(敕谥佛源禅师) , 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赴日,宣扬石溪心月的教风 , 也感化了很多镰仓武士 。
中日两国僧人的互相来往 , 不仅使佛教得以快速传播 , 而且径山寺里的饮茶之法也随之扩展 。
【下 中华茶文化向外传播简述】径山寺院中的饮茶方式是以茶供佛 , 然后众僧转坐一炉茶 , 随谈道德 , 随加取饮 , 气氛融洽 。 这种饮法 , 属于寺院中的一种清规 。 在此基础上 , 又将其形式扩展成为“茶宴” , 以招待各路僧客 。 饮法主要是以末茶冲泡、调制的“点茶法” 。 宋代大批日僧在径山寺修炼学习 , 于饮茶之清规也自然身体力行 , 回国之后 , 言传身教 , 故饮茶之道也随佛教而遍行 。 在这些日僧中,南浦绍明(大禅师)是个较典型的人物 。 日本《类聚名物考》、《续视听草》、《本朝高僧传》都不同详略地记载了他从中国传入茶道的事迹 。 如《类聚名物考》中记: “茶道之起 , 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由宋传入 。 ”《续视听草》载:
“南浦绍明由宋归国 , 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至崇福寺” 。 因而可知 , “径山茶宴”中的点茶法也在此间传到了日本 。
在此期间 , 中国宋代的茶具精品——天目茶碗、青瓷茶碗也由浙江开始相继传入日本 。 在日本茶道中 , 天目茶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日本喝茶之初到创立茶礼的东山时代 , 所用只限于天目茶碗 , 后来 , 因茶道的普及 , 一般所用茶碗为朝鲜和日本的仿制品 , 而天目茶碗益显珍贵 , 只限于“台天目点茶法”和其它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 , 如贵客临门或向神佛献茶等 。
“天目茶碗”之名的来由 , 也与日本僧侣在浙江的修业有关 。 天目茶碗产于福建省泉州府德化县建安窑 , 主要特点是色泽沉着而调和 , 很适用于丛林寺院 。 由于日本僧人在天目山地区的径山寺、昭明寺、禅源寺等着名巨刹沿续修业近二十年 , 而这些寺院中供佛之茶所用均为这种茶碗 , 所以 , 日本僧人便称之为“天目茶碗” , 传至日本的主要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天目”、“玳皮盏天目”、“灰被”等名类 。 后来 , 日本的仿制品也冠以天目之名 。 如“濑户天目”、“白天目”、“黄天目”、“信乐天目”、“丹波天目”等 。
青瓷茶碗产于浙江龙泉 。 自南宋到明初都不断输入日本 , 成为茶道中的重要用具 。 日本所存青瓷中 , 大致分为“钻青瓷、天龙寺青瓷、五官青瓷三大类 。 具体有“钻青瓷禾茶碗”、“飞青瓷茶碗”、“人形手青瓷”、“干汐手青瓷” 。 奈户称名寺僧人、 日本茶道的创始人村田珠光(1425—1502) , 极爱收藏茶具 , 其藏品中的青瓷茶碗便称为“珠光青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