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 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 , 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 , 无不以饮茶为时尚 , 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 。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 包括将团饼炙、碾、罗 , 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
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 , 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 , 即用沸水冲点 , 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 , 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 , 谓之“候汤” 。 候汤最难 , 未熟则沫浮 , 过熟则茶沉 , 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 , 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 。 宋代点茶 , 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 , 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 , 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 南宋罗大经在《茶瓶汤侯》中详细记载了煮水的要领:“近世瀹[1]茶 , 鲜以鼎镬[2] , 用瓶煮水 , 难以侯视 , 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 。 ”他认为:水初沸时 , 如砌虫声卿卿万蝉鸣;忽有千车稛载[3]而至 , 则是二沸;听得松风并涧水 , 即为三沸 , 此时 , 便应及时提起汤瓶 , 将开水注入已放有茶粉的茶盏中 , 随即用茶筅击打茶汤 , 直至水与茶充分交融 , 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为止 。 罗大经还认为:瀹茶之法 , 汤欲嫩而不宜老 , 汤嫩则茶味甘 , 老则过苦矣 。
【宋代点茶】“斗茶”是宋代茶事活动主要内容之一 。 当时流行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之中的斗茶形式 , 主要是猜测茶叶的产地、辨别茶叶的采摘时间、说出当下喝的是春茶还是秋茶 , 以及辨明点茶之水的来源和品质 , 这种带有强烈赌博色彩和游戏乐趣的斗茶方法 , 通过日本僧人传到了日本 , 经日本几代茶人的共同努力 , 同时受浙江余杭径山寺《禅院清规》的影响 , 在不断融入日本本国审美情趣的基础上 , 发展成为集日本品茗文化艺术为一体的“茶道” 。 而流行于民间的主要斗茶形式 , 是以评出点茶技术和茶品的优劣为主 , 斗茶又称“茗战” , 这种斗茶形式促进了当时茶叶品质和点汤技艺的提高 。
宋代当时还流行一种点茶游戏称为“分茶” , 分茶又称“茶百戏” 。 分茶的方法是将茶粉放入茶盏中注入沸水 , 然后用茶筅击打茶汤 , 使茶汤表面形成白色茶沫 。 与此同时 , 白色茶沫会幻化出各种图案或文字 , 但这些奇特的现象又会转瞬间消失殆尽 。 这种技法高超的分茶法早已失传 , 于是我们也只能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去感受当时奇妙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