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茶叶文化的演变

到了宋代 , 福建的茶叶文化继续发展着 。 那时 , 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 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 , 并风靡全国 。 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庭 , 斗茶比艺创时兴 。
北宋·丁谓(962-1033)《咏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录》;宋·宋子安撰(1064前后)《东溪试茶录》;宋·黄儒撰(1075前后)《品茶要录》;宋·徽宗赵佶撰(1107)《大观茶论》;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补(1158)《宣和北苑贡茶录》;宋·赵汝砺撰(1186)《北苑别录》等详尽记载和研究了当时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术及饮茶风习 。 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 , 茶诗词达千首以上 。 宋代武夷茶为建茶组成的一部分 , 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创立焙局 , 设置御茶园于九曲溪之四曲畔 , 每年制“龙团”五千饼 。 从此 , 武夷茶大量单独入贡 , 元朝鼎盛 , 至御茶园解体长达二百六十年之久 。 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茶文化与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 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国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是武夷茶的历史辉煌 , 而且象征闽茶在中国茶叶的特殊地位 。 明清有心话工夫 , 咸丰无意问茉莉当斗茶之兴渐减 , 明清时期的福建茶进入了创新时期 , 创制了多种茶类 。 继宋代贡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次辉煌 。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 , 释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 。 乌龙茶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出现了适于乌龙茶的独特品饮方式 , 俗称工夫茶 。 清·彭光斗(1766) 《闽琐记》、袁枚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或稍后亦注1786)《随园食单》、梁章钜撰(1845)《归田琐记》、施鸿保撰(1857)《闽杂记》、徐珂《清稗类钞》;连横(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记载 。 此间 , 乌龙茶也传入了台湾 。 福建生产工夫红茶 ,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 , 经广州运销欧洲 , 很受欢迎 。 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 , 入山求市 , 开设茶行 , 周边茶叶云集坦洋 , “坦洋工夫”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 在福建境内 , 还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 , 通常称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约始于明朝 。
到清朝 , 窨制方法较明朝又有发展 , 并开始出现大量的商品茶 , 清咸丰年间(1851-1861) , 茉莉花茶大量生产 , 畅销华北各地 。 1890年前后各地茶叶运到福州窨制花茶 , 福州便成为花茶窨制中心 。 创新茶科技 , 丰富茶种类 , 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旋律 。 此时茶叶贸易渐盛 , 在相当一段时期 , 武夷茶(Bohea)成了中国茶的代称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福建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日本饮料市场 , 可谓是樱花时节念水仙(指:水仙茶等) , 乌龙东渡创奇迹 。
【八闽茶叶文化的演变】八闽山间茶 , 四序水中香穿过福建茶文化的历史长廊 , 如今的八闽山水 , 把如春的茶园珍藏 , 让清芬的茗香释放 , 白茶、花茶、红茶、绿茶、乌龙茶争奇斗艳 , 风景这边独好 。 政和牡丹笑春风 , 榕城茉莉醉夏星 。 永春香橼盈秋霜 , 诏安八仙少冬眠 。 坦洋等闲追红霞 , 太姥雪芽腾绿云 。 武夷山水凝岩骨 , 凤山灵秀育音韵 。 还有那闽南第一峰的大芹山麓 , 白芽奇兰新秀清丽;大田第一峰的大仙峰下 , 台湾金萱新园探春;闽西第一峰的黄连盂峰北 , 云顶茶园品茗新景奇观……茶在福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特征 , 以及以此为载体的区域人文特征 。 民间茶俗、茶情、茶艺绚丽多姿 , 支提、鼓山的“普茶”、闽东畲族“宝塔茶”“新娘茶”“凤凰茶”、将乐“擂茶”、古榕茉莉、福建工夫茶 , 不胜枚举;茶歌、茶谣、茶舞、茶剧遍及全省 , 福建茶叶品种繁多 , 名茶荟萃;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 , 华章壮阔 。 走近福建茶 , 一个四序涌翠、天地凝芳的山水世界;走近福建茶文化 , 一个年代古远、日月生辉的人文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