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 。 别名茶枝小囊 。 分布广东、海南、四川、福建、贵州、云南、台湾等省 。 贵州、海南受害重 。 寄主 茶、蓖麻、荔枝、柳、洋槐、可可、铁刀木等 。 是我国及世界茶树上的重要害虫 。 为害特点 成、幼虫在长势差的茶枝上钻蛀为害,多成环状坑道,影响养分运输,使树势削弱,降低产量和品质 。 其特点是外观为直径2mm的小圆孔,孔口处常有细碎木屑,湿度大时,孔口四周有水渍 。 受害重茶园成片毁灭 。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2.4mm,圆筒形,体褐色至黑褐色,具强光泽 。 眼前缘凹陷深浅适中;额部平,底面细网状,无中龙骨,额面刻点少,额毛疏少,细长竖立 。 触角锤状 。 前胸背板长略小于宽,长宽比为0.9:1,背面观前缘和 前侧构成半圆形,整个背板方盾形;背板前半部弓曲上升,有鳞状瘤连成横排;刻点区底面细网状,刻点细小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背中线 。 小盾片扁三角形 。 鞘翅长为前胸背板长的1.6倍,鞘翅刻点沟稍微凹陷,沟中刻点稍大且较稠密;翅基部刻点凹陷,后逐渐突起,在翅后部变成小粒;鞘翅斜面平滑下倾,无明显的斜面上缘,各沟间部的刻点中心生1茸毛 。 卵长0.6mm,椭圆形,白色至浅黄色 。 末龄幼虫体长3—4mm,体白色,较肥胖,头黄褐色,足退化 。 裸蛹长 。 雌蛹2.4mm,雄蛹1.2mm,椭圆形,初为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 生活习性 海南年生3—4代,广东年生6代,世代重叠 。 主要以成虫于11月中下旬开始在受害茶树坑道里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个别以蛹越冬 。 翌年2月气温升高,日均温20一22℃,大量越冬成虫开始钻蛀为害茶树,出现新的坑道 。 成虫羽化后先在原坑道里停留6—7天后于晴天下午出孔,喜从1—2年生枝条的叶痕或枝条分权处蛀入 。 蛀入孔径2mm左右,圆形,从出孔到重新蛀入需时10—180分,从蛀入到蛀成坑道需时12—36小时,把1—8粒卵产在坑道内,日均温30℃,卵期6天 。 老熟幼虫在坑道里化蛹,日均温30℃,蛹期4—5天,完成一代需时50天左右 。 管理粗放的茶园受害重 。 一般1—2年生枝条、主干也常受害 。 采茶后及秋梢成熟后虫口数量大 。 海南1—2月、4—6月受害重 。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增强树势,能明显提高茶抗虫力 。 及时清除有虫枝,剪下集中烧却,受害重的茶树应注意重修剪,重施肥,促进枝干上的潜伏芽萌发,使树体尽快复壮 。 (2)药剂防治 该虫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羽化、出孔较整齐,抓住这个时期喷药效果明显 。 此外在增施肥料基础上修剪清园后,及时向树枝和地面喷洒50%稻丰散乳油1000倍液防治成虫 。 (3)采用注枝法用医用注射器把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用8号针头逐枝逐孔注射进去,杀虫率高达94% 。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
推荐阅读
- 茶树长白盾蚧
- 茶树虫害--茶树小白纹毒蛾
- 茶树苏铁褐点盾蚧
- 茶树虫害--茶树茶木蛾
- 茶树病虫无害化治理——怎样来保护和利用天敌
- 茶树病害--茶树紫纹羽病
- 福建:周宁及时做好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 茶树菇炖鸡的做法
- 西方饮茶荒诞事:曾以为有红茶树和绿茶树
- 茶毛虫 茶树茶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