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茶文化的渊源

韩国茶文化的起源: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 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 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 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 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
高丽时期(936-1392), 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 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 茶已不可或缺, 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 。 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 。 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香茶、蜡面茶等 。 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 面积广达四、五十里, 此即为俗称的「花开茶所」, 所产茶叶滋味柔美浓稠有如孺儿吸吮的乳汁, 所以称为「孺茶」 。
李朝(1392-1910)取代高丽之后, 强调伦理儒学, 提倡朱子之学, 佛教、神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 于是茶荒廃、茶道中衰 。 到了朝鲜末期, 丁若镛、草衣禅师、金正喜等人大力提倡饮茶、种茶、着书及将茶与艺文结合, 频临廃绝的茶道才再度兴盛起来 。
日俄战争后, 日本在韩国除拓展茶产业外, 并在1940年代以梨花、淑明女子专门学校为始,全国47所高等女校设置日本式茶道课程 。 日据时期结束后,这些日式茶道转变为韩国式,茶道界除在日常饮茶外,也积极从三国以来的茶道典籍中找出自己茶道的特质 。
韩国原为农业国家, 近几十年来经济持续发展, 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 成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 。 人口4400多万, 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 有华人3万 。 1992年韩国与我国建交 。 韩国曾举办过世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4届亚运会 。
韩国是邻邦, 我去过两次 。 1996年6月24日去汉城, 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参观茶文化书画展及茶具展, 观看茶礼和高丽五行献茶礼 。 会后去庆州佛国寺街名胜古迹游览, 还去蔚山参观现代重工业(造船厂) 。 2002年10月1日去釜山, 出席第四届国际名茶品评韩国大会暨茶文化交流, 参加国际名茶评比, 在会上作了世界茶叶贸易演讲, 参观中、韩两国名茶展 。 会后, 随团去庆尚南道的河东、花开和全罗南道的宝城, 参观茶始培地、制茶工场、茶实验场和茶园 。
从理论上学习和实践中看到, 大韩民国茶文化有三大特点, 一是广大民众参与的社会性;二是继承传统的历史性;三是不断创新的时代性 。
韩国生产和消费茶叶不多, 全国茶园2万多亩, 产量1500吨, 进口茶也很少, 人均年消费仅33克 。 但茶文化兴旺, 广大民众积极参与 。 主要反映在全国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多, 一些大学设茶文化课, 民众入会和学生学茶文化的多, 每年在各地举办茶文化活动 。 按资料显示, 全国茶文化社团组织有韩国茶人联合会、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韩国茶生产联合会、陆羽茶经研究会、茶道协会和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等, 其中以茶人联合会会员和组织活动最多 。
我曾询问过汉城一公司老板 。 他说, 韩国茶人联合会有50万会员 。 这一数字令人吃惊, 但仔细一想也有缘由 。 韩国经济发达, 国民收入高, 能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社会活动 。 据韩国观光公社公布的资料:2002年下半年文化节内容就16个:美容泥浆节、青瓷文化节、恐龙节、科学节、莲花节、萤火节、人参节、武术节、假面舞节、国乐节、螺细漆器节、襄阳松茸节、地平线节、旅游文化节、传统美味海鲜酱节和泡菜节等 。 而茶文化最有特色, 民众参与的人多, 活动地址档次高 。 汉城那次会议在市中心的世宗文化会馆国际会议厅, 成人茶艺表演在昌庆宫, 高丽五行茶礼在礼香 。 釜山这次会议在五星级乐园海滨大饭店多功能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