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茶与贮茶( 二 )


    3.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 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 。 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 。 鉴别时 , 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 , 闻茶叶的气味 。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 , 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 , 为假茶 。 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 , 其气味更易识别 。 其次 , 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 。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 , 摊开茶叶 , 细心观察 , 若绿茶深绿 , 红茶乌黑 , 乌龙茶乌绿 , 为真茶本色 。 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 , 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 , 即有假茶之嫌 。 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 , 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 , 加入沸水冲泡 , 进一步从色、香、味、形 , 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 。 当然 , 也可用化学方法来鉴别 。 因为但凡茶叶都含有2-5%咖啡碱和10-20%的茶多酚 。 迄今为止 , 在植物叶片中同时含有这两种成分 , 并富有如此高的含量 , 非茶叶莫属 。

    二.冲泡方法
    茶叶的冲泡技术包括三个要素:
    1.茶叶的用量
    茶叶种类繁多 , 茶类不同 , 用量各异 。 如冲泡一般红、绿茶 , 茶与水的比例 , 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 如饮用普洱茶 , 每杯放5-10克 。 如用茶壶 , 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 。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 , 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 , 甚至更多 。 其次 , 茶叶用量还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和年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 。
    2.泡茶的水温
    泡茶烧水 , 要大火急沸 , 不要文火 , 以刚煮沸起泡为宜 , 用这样的水泡茶 , 茶汤香味皆佳 。 泡茶水温的掌握 , 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 。 高级绿茶 , 特别是各种芽叶鲜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通常将水烧开后 , 再冷却至80℃;如果是无菌生水 , 则只要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 茶叶愈嫩、愈绿 , 冲泡水温要低 , 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 , 滋味鲜爽 , 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 , 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 , 每次用茶量较多 , 而且茶叶较粗老 , 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 有时 , 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 , 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 , 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 少数民族饮用砖茶 , 则要求水温更高 , 将砖茶敲碎 , 放在锅中熬煮 。
    3.冲泡时间和次数
    如果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 , 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 。 先倒入少量开水 , 以浸透茶叶为度 , 加盖3分钟左右 , 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 , 便可趁热饮用 。 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 , 再加开水 , 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 。 据测定 , 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 , 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 , 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 , 能浸出10%;泡第四次 , 则所剩无几了 。 所以 , 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 如饮用颗粒细小 , 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 , 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 , 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 , 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 饮用速溶茶 , 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

    三.贮藏方法
    家庭选购的茶叶不论是小包装茶还是散装茶 , 买回后一般不是一次用完 , 尤其是散装茶应当立即重新包装、贮藏 , 也就是说 , 家庭买回家后的茶叶都有重新包装和保管的问题 。 由于茶叶疏松多孔 , 易吸潮、吸收异味 , 古人对茶叶的保存就十分讲究 。 目前家庭常用的茶叶保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