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茶马古道


遥望茶马古道

文章插图

茶马古道马饮石缸
中国北方的“丝绸之路”早已名满天下 , 在中国的大西南 , 同样有着一条可同“丝绸之路”媲美的“茶马古道” 。 专家认为 , 这条“茶马古道”的商路网络比“丝绸之路”更为繁密 , 是目前已知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商业道路 。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 , 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 , 以马帮运输 , 故称“茶马古道” 。
今天的茶马古道 , 早已被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所覆盖 , 仅有断断续续的一些青石路段淹没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密林之中 , 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 。 一般认为 , 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 , 一条是从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思茅经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 , 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 , 经康定到昌都的左贡同云南之道相汇 。 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贸易通道 。

茶马古道是茶马互市的产物 。 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 。 当时唐朝在安多地区设置“茶马交换所” , 由当地军民指挥使司监管市场 。 宋时 , 由于与辽、金政权战争频繁 , 所需军马数量大增 , 同时 , 宋也将茶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 , 用以控制西北各部 , 于是专门设置茶马司进行管理 。 其销售分官茶和商茶 , 前者通过专门的政府机构采购 , 后者则由茶商向户部纳税领取执照 , 并取得一定的“茶引”(类似现在的配额)后方能按指定地点和数量经营 。 明清两代大体也袭用这种方式 , 只是到清代中期才向民间开放 。
七世纪初期 , 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 , 建都罗些城(即今拉萨) , 数次遣使向唐朝求婚 。 公元641年 ,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吐鲁蕃和亲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婚 。 公元707年 , 金城公主嫁给赞普尺带丹珠 。 两位公主带入藏区汉文化 , 也带去了手工业品、茶叶等 , 藏族群众非常喜欢茶叶 。 由于藏族人民居住的高原较为干燥 , 且以肉食为主 , 喝茶可以解渴 , 解油腻 , 助消化 , 加上酥油、糌粑熬制的茶还能增加营养和维生素 , 抗寒保暖 , 并有药用价值 。 现在 , 茶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 他们饿了喝酥油茶能止饥;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冷了喝一碗骨油茶立刻暖遍全身;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 。 在牧区 , 用煮过的茶喂牲口 , 马吃茶长膘快 , 牛吃茶增加奶量 。 直至今天 , 藏族人民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茶;送的礼物第一项就是茶叶加哈达;购买东西首先要买的是茶;出外旅行茶也是必带之物 , 家务事繁多 , 最重要的也是煮茶 。 因此 , 过去中原人形容藏族饮茶是“倚为性命 , 宁可一日无食 , 也不可一日无茶” 。
【遥望茶马古道】茶叶传入藏区后 , 藏族人民将茶文化予以了发扬光大 。 藏区的茶叶在制作、包装和饮用等方面和内地都有诸多差异 。 由于这些差异 , 在称呼上也不同 , 有叫边茶、马茶的 , 也有叫藏茶和砖茶的 。 藏茶在秋季采摘 , 连枝带叶制成粗茶 , 此时的茶叶色味俱浓 , 经煮耐泡 。 将茶叶蒸压成一定规格的块 , 既便于计量又能够长途运输 。 云南的藏茶产于普洱、佛海、景谷、缅宁一带 , 主要销南部康区 。
从自然条件来看 , 茶马古道滇藏线最为艰难 。 通道皆位于崇山峻岭之中 , 雨季气候炎热 , 瘟疫等各种疾病流行 , 人和骡马都极易染病 , 所以 , 商队通常是在每年5月雨季到来之前通过云南西南部地区 。 而从滇西北进入西藏地区 , 行走更为不便 , 夏有蚂蟥之害 , 冬有大雪封山 。 即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 , 马帮驮队也步履艰难 , 有的通道极为狭窄 , 宽不及尺 , 左边是绝壁 , 右边是深渊 。 由于道路状况较差 , 沿途缺乏供给 , 加之路途遥远 , 人马容易困乏 , 因而经常出现人亡马死的事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