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观音 又名魏饮种、红心(或红样)观音 。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 二倍体 。 原产福建省安溪西坪尧阳西坪镇松尧,已有200多年栽培史 。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乌龙茶区 。 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稀,叶片呈水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身平或稍背卷,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 。 芽叶绿带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62.2g 。 共冠直径3.0 ~3.5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稀,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 。 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10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6%、茶多酚22.1%、儿茶素总量12.2%、咖啡碱4.1% 。 适制乌龙茶、绿茶 。 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润,红点明,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香味,俗称“观音韵”,为乌龙茶极品 。 抗旱性与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 适栽地区:乌龙茶区 。 栽培要点: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 铁观音萌芽率不高,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说 。 “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 。 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称,也是茶叶商品名称 。 铁观音品种按其叶形、颜色不同分成几个品系,其中以魏饮种,即俗称红心观音为最好 。 铁观音茶经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 成品茶兼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清香,并具有自然兰花香气 。 条索卷曲圆结,色泽油亮带砂绿,红点明显,汤色金黄,浓艳清澈,滋味醇厚甘醇,回甘悠长,香锐而浓,有“七泡有余香”之誉,且具优美的“观音韵”,常以“观音韵”来区别于其他品种所制的乌龙茶,是乌龙茶之极品 。 2.金观音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 二倍体.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 。 已在福建乌龙茶茶推广 。 广东、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 。 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 特征: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 。 芽叶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3.0g 。 花冠直径3.6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 。 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200kg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27.2%、儿茶素15.1%、咖啡碱3.7% 。 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 。 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 3.黄观音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 。 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 。 品种特征:小乔木型,大叶类 。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 。 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8.0克 。 花冠直径3.9厘米,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品种特性: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 。 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 。 产量较高,每公顷产量3000千克(200千克/亩)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3%、儿茶素总量12.6%、茶多酚27.3%、咖啡碱3.5% 。 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特高 。 栽培采制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和部分红茶、绿茶茶区种植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 。 幼龄期茶园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 。 适时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 4. 悦茗香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于1981~1993年从赤叶观音的有性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 。 1994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 品种特征: 灌木型,中叶类 。 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近倒卵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钝、浅、稀,叶质较厚软 。 芽叶淡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60.0克 。 花冠直径4.1厘米,花瓣6瓣,子房茸毛少,共柱3裂 。 品种特性: 无性系,二倍体,中生种 。 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初 。 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2250千克(150千克/亩)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6%、茶多酚23.4%、儿茶素总量13.5%、咖啡碱3.0% 。 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油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甘爽,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栽培采制要点: 适宜在乌龙茶区种植 。 幼龄期分枝较稀,生长较慢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采用双行双株种植,及时定剪4次 。 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小开面至中开面”,以中开面为主,采养结合 。 5.九龙袍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 二倍体 。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 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脆 。 芽叶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83.0g 。 花冠直径4.1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 。 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200kg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9%、茶多酚37.6%、儿茶素9.9% 。 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高强幽长,滋味浓厚甘爽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福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及时定剪3~4次,促进分枝 。 乌龙茶采接标准掌握“小对中开面”,以“中开面”为主 。 6.毛蟹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 混倍体 。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福美村 。 1985年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6—1985 。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或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锐深密,叶质厚脆 。 芽叶淡绿色,茸毛多,节间短,一芽三叶百芽重68.5克 。 花冠直径,花瓣6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差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 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200~300kg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0%、茶多酚20.1%、儿茶素总量15.8%、咖啡碱4.1% 。 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 。 制乌龙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清高,味醇和;制红茶、绿茶,毫显,香高,味厚 。 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一年生长期8个月,育芽能力强,发芽密而齐,节间短,芽叶壮实 。 树冠发展迅速,成园快,采摘批次多,全年可采5-6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 。 适栽地区:江南茶区 。 栽培要点:应及时采摘,适度留叶 。 用毛蟹制作乌龙茶的工艺与铁观音相同,淀曲,梗圆形,头大尾尖,色泽褐黄绿尚鲜润,茶汤青黄或金黄色,香气浓郁清长,略带茉莉花香,滋味清醇略厚 。 毛蟹还可加工红、绿茶,鲜叶制成的红碎茶香高汤红,滋味浓强;制成的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味醇香高,品质甚佳 。 毛蟹的无性扦插成活率高,茶树较耐旱、耐瘦,栽培管理容易,病虫害较少,产量高,适制性广 。 7.本山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 二倍体 。 原产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 。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0—1985 。 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波或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稀,叶质较厚脆 。 芽叶淡绿带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44.0g 。 花冠直径2.6~3.1cm,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 。 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10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6%、茶多酚19.8%、儿茶素总量10.7%、咖啡碱3.4% 。 适制乌龙茶、绿茶 。 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浓郁高长,味甘醇厚鲜爽,有“观音韵”,近似铁观音的香味特征 。 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 该品种适制乌龙茶,尤以圆叶本山制作的乌龙茶品质更佳 。 在成品茶的分类中,本山属于色种类中的上品 。 其初制加工工艺基本上与铁观音相似,但因鲜叶特点不同,技术上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成品特征为:条索紧实沉重,尾部稍尖,梗细瘦鲜亮,呈“竹子节”,色泽鲜润似香蕉色,香气似铁观音而较清淡,味纯浓厚带甘鲜,汤色金黄 。 本山的茶叶品质接近或相似于铁观音,但本山易栽培,易管理,产量也高于铁观音,在很多乌龙茶区,它已成为当家品种. 8.黄金桂 无性系繁殖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 二倍体.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栽培历史已百年以上 。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8—1985 。 特征:植株中等,树势较高,树冠直立或半展开,枝条密集,分枝较密,部位高,节间短,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 叶为椭圆或倒披针形,叶色黄绿 。 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先端梭小,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薄软 。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9.0g 。 花冠直径2.7~32cm,花瓣5 ~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率高,芽头密,持嫩性较强,春茶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150kg左右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6%、茶多酚14.7%、儿茶素总量10.5%、咖啡碱3.3% 。 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 。 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俗称“透天香”,滋味醇厚甘爽;制红茶、绿茶,条索紧细,香浓郁,味醇厚,是制特种绿茶与工夫红茶的优质原料 。 抗旱性较强,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江南茶区 。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 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丛距的双行双株规格种植 。 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 。 要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 黄金桂,4—9足龄年亩产鲜叶332公斤左右 。 在乌龙茶类中独具“一香二早三高”的特点,成品茶外形紧细卷曲,色泽油润金黄,香气高强,奇特优雅,具有桂花等多种混合花香型,滋味醇细甘鲜悠长,汤色黄绿透澈,叶底柔软明亮,饮后齿颊留香,沁人心肺,冲泡三四次尚有余香 。 黄金桂的采制十分考究,针对其叶薄、枝细、含水率低的特点,经过精工细作,使其充分发挥品种特性,达到形色香味俱佳 。 9.梅占 无性系繁殖品种,原产于安溪县芦田乡 。 该品种1985年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编号GS13004—1985梅占植株为小乔木型,大叶类,属中芽种,树姿直立,主干分明,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平滑内折,叶尖渐尖,芽叶绿色,茸毛较少,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 。 开花多,结实少 。 育芽能力较强,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 。 春茶萌发期一般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芽叶长尖,嫩芽叶翠绿,毫多 。 生长期长达7个月左右,约在10月下旬停止生长 。 一芽三叶百芽重103.0g 。 花冠直径4.1cm,花瓣5-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 产量高,每亩可达200kg~30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6%、茶多酚27.5%、儿茶素总量18.1%、咖啡碱4.4% 。 适制红茶、绿茶、乌龙茶 。 制红茶,香高似兰花香,味厚;制炒青绿茶,香气高锐,滋味浓厚,是制特种绿茶的优质原料;制乌龙茶,香味独特 。 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应性强,在平坦肥沃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旺盛 。 该品种为适制性广的高产良种,一年可采五轮,在一般肥管条件下,亩产乌龙茶干茶达100公斤以上,高者可达200—350公斤 。 梅占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 。 它的品质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 。 10.丹桂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7年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 。 1998年被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品种特征:灌木型,中叶类 。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或绿,有光泽,叶面平,叶缘微波浪状,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软 。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66.0克 。 直径4.2厘米,花瓣6~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品种特性: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 。 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后期 。 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3000千克(2000千克/亩)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5%、茶多酚31.4%、儿茶素9.40%,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油润,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制优比例比肉桂高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栽培采制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种植 。 适当增加密度,及时定剪3~4次,促进分枝 。 乌龙茶按“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适时分批采摘,以中开面为主 。 11.春兰 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 。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铁观音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 。 2000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品种特征:灌木型,中叶类 。 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波浪 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锐、密、较深,叶质较厚脆 。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8.0克 。 花冠直径4.2厘米,花瓣7~8瓣,子房茸毛少,共柱3裂 。 品种特性:芽叶生育能力强,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中 。 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1950千克(130千克/亩)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1.9%、茶多酚24.2%、儿茶素总量8.8% 。 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褐绿油润,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栽培采制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种植 。 选择黏质红黄壤、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 。 幼龄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定剪4次,培养丰产树冠 。 适时合理采摘,采养结合 。 12.大叶乌龙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 二倍体 。 原产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珊屏田中 。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1—1985 。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叶缘平,叶身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 。 芽叶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75.0g 。 花冠直径4.2~4.8cm,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 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13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2%、茶多酚21.48%、儿茶素总量12.3%、咖啡碱4.2% 。 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 。 制乌龙茶,品质优良,色泽乌绿润,香气高,滋味浓 。 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 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丛距双行双株规格种植 。 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 。 要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 13.矮脚乌龙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 二倍体 。 原产福建省建瓯市东峰一带 。 特征:植株矮小,树姿开张,分枝较稀,枝条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或近倒披针形,叶色深绿或绿,叶面平,具光泽,叶缘微波,叶身稍内折或平,叶尖钝尖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较厚脆 。 芽叶紫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28.0g 。 花冠直径3.3cm,花瓣7瓣,子房茸毛少,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密度较稀,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 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0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3.1%、茶多酚19.6%、儿茶素总量13.8%、咖啡碱5.7% 。 制乌龙茶,色泽褐绿润,香气清高幽长,似蜜桃香,滋味醇厚,品质较优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 适栽地区:福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培育壮苗种植,每亩种4000~5000株,浅栽 。 幼龄期及时定剪2~3次,加强肥培管理,培养丰产树冠 。 不宜早采、强采需采养结合 。 14.八仙 无性系 。 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 。 二倍体 。 由福建省诏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5—1986年从诏安县秀篆镇寨村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 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2—1994 。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 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较薄软 。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86.0g 。 花冠直径3.9cm,花瓣6瓣,子房茸毛少,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 。 产量高,每亩达20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7%、茶多酚26.2%、儿茶素总量20.8%、咖啡碱4.3% 。 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品质优 。 制乌龙茶,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强甘爽;制绿茶,红茶,香高味厚,是制绿茶与工夫红茶的优质原料 。 抗旱性与抗寒性尚强 。 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和江南部分红茶、绿茶茶区 。 栽培要点:挖深沟种植,增施有机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定剪次数,促进分枝 。 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 。 乌龙茶要及时分批按“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留叶采摘,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 冬季注意预防冻害 。 15.黄奇 无性系 。 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 二倍体 。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于1972~1993年从黄旦与白芽奇兰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 1994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2003年通过国家良种认定 。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较厚脆 。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65.0g 。 花冠直径4.4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少,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中 。 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15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5%、茶多酚32.8%、儿茶素18.4%、咖啡碱5.2% 。 适制乌龙茶、绿茶,品质优 。 制乌龙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细长,具有“奇兰”类品种特征香型,滋味醇厚鲜爽,制优率高;制炒青绿茶,香高爽,味浓厚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16.慢乌龙 无性系 。 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 二倍体.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兰田乡 。 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 叶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具光泽,叶缘平或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较厚脆 。 芽叶淡绿色,茸毛较少,一芽三叶百芽重65.1g 。 花冠直径3.5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 。 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30kg以上 。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2%、茶多酚32.6%、咖啡碱4.1% 。 制乌龙茶,色泽褐绿润,香气清高,滋味醇厚,品质优良 。 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 适栽地区:福建乌龙茶茶区 。 栽培要点:按照无性系品种常规茶园建园、栽培 。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和福建部分绿茶茶区 。 【乌龙茶品种概述】
推荐阅读
- 晚上喝茶首推乌龙茶
- 如何鉴品乌龙茶
- 山东桃、枣和茶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支撑体系
- 狗的品种有哪些 狗的品种合集
- 扦插总不活?那是品种没选对,这“4种”扔土里就能长!
- 乌龙茶和番石榴混合健美茶
- 高山乌龙茶 缓解冬日恼人症状
- 冻顶乌龙茶:防蛀牙、改善皮肤
- 5大燃脂乌龙茶
- 饮茶养生 秋饮乌龙茶 润燥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