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起源

云南普洱茶茶区 , 有其历史渊源 , 茶区面积是比较大的 , 这里介绍与讨论的是四个较大的普洱茶茶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与保山 , 当然 , 这里并无褒贬谁之意 , 且疏漏也再所难免 。
古“六大茶山”之于普洱茶 , 名冠世界 , 不用多解释 , 但由于历史的变迁 , 现在要准确定位某某山 , 确不是易事 。 其它的 , 我们应该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区 , 它们是幕后英雄 , 产品名遍天下 , 自己似乎默默无闻 。 实际上 , 云南主要的几大普洱茶茶区 , 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 , 都为云南普洱茶做出了重大贡献 。
西双版纳茶区造就了早期的西双版纳私人茶庄 , 以及现代的猛海茶厂;思茅之普洱 , 古老的加工与集散地 , 与普洱茶的渊源自不必说 , 许多老茶人回忆 , 早期(1920-1940年代)私人茶庄花费颇多请思茅的揉茶技师一事 , 可见思茅当时加工技术之优良;加之制造贡茶的历史 , 有人说“普洱不产茶” , 似乎也是片面之语 。 很长的期间 , 普洱以加工技术及交易集市为核心 , 以普洱为中心的思茅地区 , 制茶业与种茶业都应该是成规模的 。 而历史文献说 , 运输到普洱加工及交易的茶叶 , “近者二日 , 远者数月”;也说茶山距离是“周八百里” 。 可见 , 普洱茶区也是巨大的 。
临沧、保山茶区 , 古为永昌府 , 是云南用茶的鼻祖“蒙舍蛮”(唐代 , 云南南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蒙舍诏人)的起源与重要活动区域 , 可以说滇西茶区(现代的临沧、保山茶区及德宏茶区)过去是古茶区 , 近现代则是下关茶厂(前期康藏茶厂)的主要原料供货商 , 也可以说是云南紧压茶的重要支柱之一 。 下面的论述摘自《制茶学》(主编:安徽农学院陈椽 , 1979年11月 第1版 ) 。
一、云南紧压茶”
“云南是我国的古老的茶区 , 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 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 质量极佳 。 历史上以生产紧茶、饼茶、圆茶、方茶著名 。 普洱茶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意大利、法国等 , 紧茶、饼茶、圆茶主销西藏和本省藏族地区 , 年产量近10万担 。 ”
“目前主要集中在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茶厂加工 , 猛海、昆明茶厂也有部分生产 , 但下关茶厂产量最大 , 年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4%左右 。 ”
上述这段摘录 , 反映的是70年代云南紧压茶的一个片断 。 现在 , 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 , 都发现千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 树龄最长的有两千多年 , 特别是思茅澜沧的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与临沧地区的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具代表意义 。 因而 ,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 , 认为西双版纳或是思茅是普洱茶的唯一原产地 , 都是十分片面的 。 可以肯定地说 , 这四大茶区(或更广泛一点的相临周边区域)都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 普洱茶是云南民族传统工艺茶 , 从云南民族文化历史来看 , 四大茶区的少数民族的迁移融合及交流 , 也才造就了神奇的普洱茶 。
总之 , 笔者认为 , 云南南路茶区(西双版纳、思茅茶区)与西路茶区(临沧、保山及德宏茶区 , 以及大理南涧等地茶区) , 都属古老茶区 , 没必要厚此薄彼 , 更不能像以前有的信息 , 误导消费者 , 炒作某一很小的区域 , 打压其它区域 。 实际上 , 四大茶区的茶箐、地理环境与民族加工工艺各具特色 , 才构成了的灿烂的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结晶 , 后面笔者要谈到的传统工艺与自然发酵可以证实这一点 。
二、普洱团饼茶的历史脉络
普洱茶名称的出现在明朝 , 明代谢肇制的《滇略》卷三中云:“士庶所用 , 皆普茶也 , 蒸而团之” 。 说明 , 明朝期间云南紧压茶是鼎盛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