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掺食溯源

【用茶掺食溯源】据考证, 一般认为茶的利用, 最早是从人们用口咀嚼茶的鲜叶开始的, 也就是说, 当今以茶作饮料, 是从古代的吃茶作食用演变而来的 。 但茶食一词, 广义说来, 当为糕饼点心之类的统称, 例如《大金国志·婚姻》载: 婿纳币, 皆先期拜门, 亲属偕行, 以酒馔往……次进蜜糕, 人各一盘, 曰茶食 。 不过, 在茶学界, 茶食往往指用茶掺其它可食物料, 调制成茶菜肴、茶糕点、茶膳等, 即是指含茶的食物 。 现今用茶掺其它食物做成茶制品, 可以说是古代吃茶法的延伸, 史料记载, 这种吃茶法已有三千年历史了 。 《晏子春秋》记载: 婴相齐景公时, 食脱粟之饭, 炙三戈五卵, 茗菜而已 。 茗, 乃古今对茶的雅称 。 说的是古代的人们用脱壳的粟作饭, 并炙以禽蛋, 掺上茶叶当作菜肴食用 。 东汉壶居士的《食忌》称:苦茶久食为化, 与韭同食, 令人体重, 这也是以茶作菜的实例 。 至于用茶作食品、制膳食, 也是为时久远, 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撰的《广雅》称: 荆巴间采茶作饼, 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 。 欲煮茗饮, 先炙令赤色, 捣末置瓷器中, 以汤浇覆之 。 用葱、姜、桔子芼之, 这相当于今时的用茶水煮粥 。 在唐代陆羽着的《茶经》中提及的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 说的是西晋司隶校尉傅咸, 知道在洛阳有个四川老妪做茶粥出卖 。 其实, 用茶作羹饮、茗粥之事, 早在东汉的《桐君录》和东晋时期郭璞的《尔雅注》中就有类似记载, 只是到了唐代以后, 随着贡茶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斗茶的展开, 人们才开始对择水煮茶有了更多的关注, 清饮之风逐渐兴起, 尤其是明代以后, 古代的饼茶为散茶所替代, 饮茶方法也由点煮改为冲泡, 才使用茶掺食没有古代那样普及罢了, 但这种传统的做法, 一直保持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