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中国佛教,茶汤


茶与中国佛教,茶汤

文章插图

茶与中国佛教一.茶叶与佛教
ount: 2.0" class=MsoNormal>
冻顶乌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 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 。 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 。 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 。 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 。 《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 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 。 “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 。 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大红袍的功效得到迅速发展 。 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 。 《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 ”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 。 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 。 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 。 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 。 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 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 。 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 。 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 。 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 。 ”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 。 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 。 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 。 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 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 ”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 。 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 。 《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 。 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 ”“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 。 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 。 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