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盏白茶,品一种禅悦

唐代时期 , 佛教兴盛 , 茶文化也很繁荣 , 茶就又成了寺庙里一种十分重要的供养品 , 以茶供佛也逐渐成为寺院佛事活动的一种 。 河北柏林寺开法祖师赵州禅师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人 , 更成为千古禅门公案 , “赵州茶”从此名扬天下 。 千余年以来 , 禅人茶人欲体味“禅茶一味”之妙境 , 前赴后继 , 衍成了一道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景 。
 

捧一盏白茶,品一种禅悦

文章插图
【捧一盏白茶,品一种禅悦】 
这些年 , 越来越多的人讲“禅茶一味” 。 这是好事 , 说明我们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 , 生活水平提高了 , 更多的人有钱有闲、能介入茶文化中来 , 品味文化的韵味了 。 只是 , 有些人认为“禅茶一味” , 也就是要说到“禅”了 , 这是不是太靠近宗教了 , 是不是在宣扬宗教了呢?这是一个误解误读 。
“禅”是一种东方智慧 , 是一种处世哲学 , 一种生活态度 , 讲究的是一种虚空清静 , 超然大度 。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得很妙:“禅是大海 , 是空气 , 是高山 , 是雷鸣与闪电 , 是夏日与冬雪 。 不 , 它是在一切之上 , 它就是人 。 ”在禅者的眼中 , 禅就是自然的生活 , 是人的精神 , 是宇宙人生的总源泉 。 换一句话说 , 人人其实都向往自然的生活 , 人人心底其实都有禅意 , 只是禅讲悟性 , 反正靠人去悟就是了 。 一旦你悟了 , 获得禅意与智慧了 , 你就可以消解内心许多积怨 , 可以涤荡世间一些尘埃 。 人生在世 , 不可能一帆风顺 , 如果有点“禅意”在心中 , 对种种失败、无奈 , 或许就能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 这么一说 , 或许与宗教的一些主张是一致的 , 但是 , “禅宗”是宗教 , 这“禅式思维”、“禅意”不是宗教 , 而是人生 , 是人生的境界 。
早在农禅时代 , 茶就与禅结下深深的缘份 , 修行者主张直接面对现实生活 , 从生活的点滴中体悟人生哲理 , 体悟大道 。 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自然可以“禅茶一味” , 通过种茶品茶 , 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 , 达到“和寂清静”境界 。 古德高僧是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 , 整个过程都含有自己的劳动 , 整个是一种自然的生活 , 是在自然的生活中 , 悟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哲理 。 至今 , 许多的寺庙还保持着农禅的作风 , 在寺庙边的一些半山腰上保持着一片片茶园 , 现代修行者也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 , 享受一种自然的生活 , 且以此修心养性 。 这 , 看似平淡无奇 , 甚至因为天天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而有点枯索乏味 , 可细细回味 , 这里面却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 是一种修养 , 一种境界 , 或许真可以得自然之气于无有之中 , 得宇宙精气于无有之间 , 使人生更加从容和淡定 。
 
捧一盏白茶,品一种禅悦

文章插图
 
在福鼎的翠郊古民居采访时 , 遇上一位六十来岁的种茶农妇 , 她种的是福鼎白茶 , 除了卖一些茶青外 , 还自己晒制一些白茶 。 她就和我们畅谈着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的乐趣 , 说得眉飞色舞 , 一脸阳光 。 同行的部队作家景艳上校说 , 她将会把这位“茶妇”写入自己《茶香里的幸福》的散文里 , 这样的幸福几乎氲着一种触手可及、却是文字所无法表达的“清芬” 。 应该说 , 这位“茶妇”并不是一个修行者、禅悟者 , 可她那种阳光心态 , 让你深受感染 。 她很泰然安详 , 你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一种把一切烦恼委屈柴米油盐全都抛远了的感觉 , 她身上那种幸福指数绝对是很高的 。 这 , 可不可以说也就是一种生活的禅意呢?或者可不可以说是“禅茶一味”在这位“茶妇”身上的折射与闪光呢?一位先贤说过“凡人喝茶是茶 , 禅者喝茶是禅” , “茶妇”在制茶喝茶时却喝出了这个心态 。 “这个心态”是什么?是一种平常心、满足感 。 “茶妇”自是平常人 , 所以肯定不好直接说这就是“禅悟” , 就是“禅” 。 但说“这个心态”有点儿“禅意” , 应该不算过份 , 不算是过头话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