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口诀过于大略 。 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 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 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 。 但总的来说, 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 。 如下, 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
高冲:水线长, 粗 。 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 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 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
高吊:水线长, 细 。 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 注满盖碗需时长, 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
低吊:水线短, 细 。 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 注满盖碗需时长, 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 。 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 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 。 不旋, 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 称为定点吊水 。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 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
首先, 旋满一周, 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 。 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 。 水柱需细就慢旋, 水柱粗就快旋 。
其次, 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 粗高, 高矮都不变, 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
7、烧水器皿的选择 。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 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 。 价格材料等暂不论, 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 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
下面实战中, 为了演示的便利, 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 。 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 也因而更锻炼技术 。 如果控制得当, 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 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 为浓淡打好基础 。
110ml盖碗, 投茶7克 。 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 。 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 。 同时调整每泡时间, 加以配合 。 比如说, 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 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
2.水烘:去杂味 。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 自行选择 。 水烘有些局限性 。 一则盖碗不太好烘, 二则比较浪费水 。 烘与不烘, 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 提升口感 。
3.洗茶:湿润茶叶, 清洁茶面 。
从洗茶开始, 请温柔注水 。 可旋可吊, 但水流一定要平和, 稳定 。 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 。 洗两次者, 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 拉细水线, 降低洗茶的水温 。 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 提高水温洗茶 。 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 。 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 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 。 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 。 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 都更清洁 。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 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 便于杂味逸出, 也便于叶底降温 。
4.前三泡:抑制杂味, 提升汤感 。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 缓慢注入 。 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 。 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 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
出汤时, 建议使用公道杯 。 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 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 但没有什么气味 。
每泡出汤完毕后, 建议沥净茶底 。 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 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 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 协调交融 。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 稳定注入 。 不可猛冲 。 要把水温, 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 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 达到协调 。 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 注水4秒, 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 注水9秒, 浸泡21秒 。 可以明显看到, 左侧茶汤深, 暗且浊, 右侧浅, 亮且透 。 区别很大, 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 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
推荐阅读
- 教你如何把自己的房间装修得更漂亮
- 酷我音乐怎么把缓存大小设置为自动
- 怎么把qq好友恢复?对方知道吗
- 狗狗的生活习性介绍
- 全民烧脑399关把飞车开到对面停站牌去怎么过关
- 神脑洞游戏34关把照片拖到相框内怎么过关
- 怎样把广告推出去
- WPS怎样把excel表格放大 excel怎么把表格放大
- 怎么把二进制数转换成8进制的数?
- 夸克浏览器怎么把网页设置为P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