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 也即我们所说的茶艺 。 那末 , 工夫茶艺真的是“本诸陆羽《茶经》”吗?恐不尽然 。 如前所述 , 工夫茶指的是用小壶小杯冲沏乌龙茶的品茶程式 , 以此而言 , 工夫茶艺与《茶经》所说的煎茶法 , 存在极大的反差 。 一是物 。 唐代饮茶用的是蒸青法的团茶 , 烹治之前还要经过炙、碎、碾、罗等程序 , 使之变成粉末:工夫茶用的是炒青法制成的散条形乌龙茶 , 冲沏前不用再加工 。 二是法 。 唐代通行的是煎饮法 , 即把末茶放入釜中煮 , 是名副其实的煎、烹 。 工夫茶采用的是瀹饮法 , 即把散茶搁进壶中用沸水泡 。 虽然有些诗文往往称之为“烹”、“煮” , 但那是行文时喜用古称以求高雅的一种习惯 , 无法改变“泡”的实质 。 三是器 。 唐代煎条用釜 , 盛茶用碗 。 工夫茶瀹茶用罐 , 斟茶用小杯 。 四是品 。 唐代饮茶 , 是连汤带茶叶渣带沫饽(即茶汤上浮沫)一齐喝下 , 而且认为“沫饽 , 汤之华也” , 是最好的精华所在 。 同时 , 水初沸时要加点盐调味 。 工夫茶却是只品茶汤 , 汤中不能有茶渣 , 并视茶沫为不洁不韵之物 , 刮之唯恐不净 , 而且茶汤中绝对不能有咸、酸等异味 。 可以这样认为:在涉及烹治之法的四个最本质的特征上 , 《茶经》所代表的唐代煎茶法与工夫茶迥然有别 。 因此 , 对于“工夫茶 , 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这一论断 , 确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 至于《茶经》列举的诸多用具 , 如风炉、羽扇、铁箸、木炭、水钵、水瓢等等 , 工夫茶具不但与其相同 , 而且“更为精致” 。 但这些器具 , 工夫茶区有 , 其它类型的茶区亦有;唐代有 , 宋元明清各代亦有 。 所以 , 他们不是考察茶艺异同的带本质性的因素 。 这么说 , 工夫茶是不是“离经叛道”了呢?绝对不是 。 广义之“法” , 包涵有规制、准则等概念 , 它与具体的烹治方法 , 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 。 工夫茶艺与《茶经》的煎茶法不同 ,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但在精神实质、品饮艺术的准则上 , 却是对《茶经》的继承和弘扬 , 这一点 , 我们将在讨论工夫茶道时再作阐述 。 清末民初满族人唐晏(满族名瓜尔佳. 震钧)曾撰《天咫偶闻》一书 , 其中的《茶说》是一篇记述他自己品饮茶的实践、体会的文字 。 有些茶书把它等同于工夫茶 ,
这恐怕亦是不小的误会 。 《茶说》首句即言“煎茶之法 , 失传久矣 。 ”可知他“三复求之”的是煎茶法 。 他嘲笑“止于水瀹生茗而饮之”的瀹饮法 , “何异带皮食哀家梨者 。 ”他的煎法是:以小口瓮腹的粤东白泥铫烧水 , “自蟹眼时即出水一二匙 , 至松风鸣时复入之 , 以止其沸 , 昊展茶业即下茶叶……少顷水再沸 , 如奔涛溅沫 , 而茶成矣 。 ”所用的茶叶 , 则“以苏州碧螺春为上 , 不易得 , 则杭之天池 , 次则龙井……若武夷、君山、蒙顶 , 亦止闻名 。 ”显然 , 他所品饮的也只限于绿茶而已 。 改釜为铫 , 改末茶为散条形绿茶 , 唐晏所实践的 , 正是经过改进的唐人煎茶法 。 尽管他的器具很精致 , 甚至还特别推崇粤东白泥铫 , 程序亦十分“工夫” , 但与“小壶小杯冲沏乌龙茶”的潮州工夫茶 。 依然是南辕北辙 , 不可相提并论 。
推荐阅读
- arcgis将shp文件转多图层的cad文件
- Photoshop如何将壁画的字体抠出来
- 电脑有什么好用的录屏软件?电脑录屏软件
- CAD如何在不同起点连续的画多条的射线呢
- vue怎么获取data里的数据值
- 霍思燕教育儿童的方式_霍思燕对嗯哼的教育方式
- 怎么查看你的电脑系统信息
- Excel如何将带有公式的值选择性粘贴为数值
- 蒙洱茶的介绍
- 红茶的泡茶方法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