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擂茶历史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湘、鄂、川、黔的武陵山区一带 , 这里到处古木参天 , 绿树成荫 , 有“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之誉 , 是我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 由于当地生态环境适宜种茶 , 所以历史上一直是我国优质茶和许多名茶的重要产地 。 山美、茶美 , 固能引人入胜 , 千百年来 , 他们世代相传 , 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法 , 这就是喝擂茶 。 擂茶 , 又名三生汤 , 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 , 故而得名 。 相传三国时 , 张飞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今湖南省常德境内) , 正值炎夏酷暑 , 当地正好瘟疫蔓延 , 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 , 连张飞本人也不能幸免 。 正在危难之际 , 村中一位草医郎中有感于张飞部属纪律严明 , 秋毫无犯 , 便献出祖传除瘟秘方擂茶 , 结果茶(药)到病除 。 其实 , 茶能提神祛邪 , 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 , 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 , 和胃止火 , 所以 , 说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药 , 是有科学道理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与古代相比 , 现今的擂茶 , 在原料的选配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如今制作擂茶时 , 通常用的除茶叶外 , 再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 , 还要加些生姜、食盐、胡椒粉之类 。 通常将茶和多种食品 , 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钵内 , 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转 , 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 , 再取出一一倾入碗中 , 用沸水冲泡 , 用调匙轻轻搅动几下 , 即调成擂茶 。 少数地方也有省去擂研 , 将多种原料放入碗内 , 直接用沸水冲泡的 , 但冲茶的水必须是现沸现泡的 。
擂茶为客家人招待贵客的一种茶点 , 擂茶之「擂」字为研磨之意 , 其基本材料有松子仁、南瓜仔、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绿茶菁及米仔 。 主原料米仔 , 是将米经过浸、蒸、晒、炒的过程 , 变成易储存 , 为客家人逃难中发展出的特殊饮食 。 擂茶制作过程为将传统材料放入特制擂钵中 , 用擂棍慢慢擂成末 , 过程中不断加水 , 使材料变成浆状 , 后冲入沸开水盛入杯中 , 嗜甜者可再加入些许黑糖 , 后放米仔共同食用;咸擂茶为正统客家擂茶 , 制作过程中除基本材料外再加入香菜或九层塔及些许盐研磨 , 研磨好后在杯内加入虾米、四季豆末、仔等再冲沸水入杯即可 , 喝起来齿颊留香、风味独具 , 非一般加味茶可比拟 。 擂茶在擂的过程中须用点手劲 , 而擂菜配料也具有开胃健脾、明目清肝和五脏、降血压、润肤美容等功效 , 故也别名养生茶 。 喝茶过程中可配上客家米兹粑、米糕、发糕等茶点一起下肚 , 体会客家的旧风情 。
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习惯 。 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 , 在用餐前总以喝几碗擂茶为快 。 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 , 就会感到全身乏力 , 精神不爽 , 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 不过 , 倘有亲朋进门 , 那么 , 在喝擂茶的同时 , 还必须设有几碟茶点 。 茶点以清淡、香脆食品为主 , 诸如花生、薯片、瓜子、米花糖、炸鱼片之类 , 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