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饮

中国人把饮茶既看作一种艺术, 环境便要十分讲究 。 高堂华屋之内, 或朝廷大型茶宴, 或现代大型茶馆固然人员众多, 容易 形成亲爱热烈气氛, 但传统中国茶道则是以清幽为主 。 即使是集 体饮茶, 也决不可如饭店酒会, 更不可狂呼乱舞 。 唐人顾况作 《茶赋》说:“罗玳宴, 展瑶席, 凝思藻, 间灵液 。 赐名臣, 留 上客, 谷莺转, 宫女濒, 泛浓华, 漱芳津, 出恒品, 先众珍, 君 门九重, 圣寿万春 。 ”这里讲朝廷茶宴, 有皇室的豪华浓艳, 但 绝无酒海肉林中的昏乱 。 皎然则认为, 品茶是雅人韵事, 宜伴琴 韵花香和诗草, 看来皎然确实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和尚 。 所以, 他在《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中说:
晦夜不生月, 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 淇上逸僧来 。
茗爱传花饮, 诗看卷素栽,
风流高此会, 晓景屡徘徊 。
这场茶宴中有李侍御、潘述、汤衡、海上人、皎然, 其中三位文士、 官吏, 一个僧人, 一个隐士, 以茶相会, 赏花、吟诗、听琴、品茗 相结合 。 陆羽、陀然、皇甫兄弟留下的茶诗或品茶联句甚多, 可 见在唐代, 虽然也强调茶的清行俭德之功, 但并不主张十分呆板 。 唐代《宫乐图》中, 将品茶.饮撰、音乐结合, 亦颇不寂 寞 。 当然, 在禅宗僧人那里, 这种饮法是不可以的 。 百丈制禅宗茶 礼, 正式称为茶道, 主要是以禅理教育僧众 。 皎然、百丈同为唐 代僧人, 但其饮茶意境大不相同 。
宋代饮茶环境各阶层观点不同 。 朝廷重奢侈又讲礼仪, 实际 上主要是“吃气派” 。 有礼仪环境, 谈不上韵昧 。 民间注重友 爱, 茶肆、茶坊, 环境既优雅, 又要有些欢快气氛 。 文人反对过 分礼仪化, 尤其到中后期, 要求回归自然 。 苏东坡好茶, 以临溪 品茗, 吟诗作赋为乐事 。
元明道家与大自然相契的思想占主要地位 。 尤其是明, 大部 分茶画都反映了山水树木和宇宙间广阔的天地 。 唐寅《品茶 图》, 画的是青山高耸, 古木杈丫, 敞厅茅舍, 短篱小草, 并题 诗曰:“买得青山只种茶, 峰前峰后摘春芽, 烹前已得前人法, 蟹服松风联自嘉” 。 晚明初清, 文人多筑茶室茶寮, 风雅虽有, 但远不及前人胸襟开阔 。 文人们虽自命清高, 而实际上透出无可 奈何的叹息 。 如《红楼梦》中妙玉品茶, 自己于小庵之中, 虽玉杯 佳茗, 自称槛外之人, 实际不过寄人篱下 。 自命清高而卑视刘姥姥, 与陆羽当年“时宿野人家”的品格相去远矣 。
其实, 所谓饮茶环境, 不仅在景.在物, 还要讲人品、事 体 。 翰林院的茶宴文会, 虽为礼仪, 而不少风雅 。 文人相聚, 松 风明月, 又逢雅洁高士, 自有包含宇宙的胸怀和气氛 。 禅宗苦 修, 需要的是苦寂, 从寂暗中求得精神解脱, 诗词、弹唱、花 鸟、琴韵自然不宜 。 而茶肆茶坊, 却少不得欢快气氛 。 家中妻儿 小酌, 茗中透着亲情, 友人来访, 茶中含着敬意 。 边疆民族奶茶 盛会, 表达民族的豪情与民族间兄弟情谊 。 总之, 饮茶环境要与 人事相协调 。 闹市中吟咏自斟, 不显风雅, 反露出酸臭气, 书斋 中饮茶、食脯、唱些俚俗之曲自然也不相宜 。
中国人所以把品茗看成艺术, 就在于在烹点、礼节、环境等各 处无不讲究协调, 不同的饮茶方法和环境、地点都要有和谐的美 学意境 。 元人《同胞一气图》画了一群小儿边吃茶边烤包子 。 使人既感受到孩童的可爱和稚气, 又体会“手足之情” 。 倘若让这 些孩子正襟危坐, 端了茶杯摇头晃脑的吟诗, 便完全没有韵味 了 。 所以, 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都有幽雅的茶室或清风明月 。 “俗 饮”未必俗, 故作风雅未必雅 。 中国各阶层人都有自己的茶艺, 各种茶艺都要适合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气质 。 这样, 才能 真正体会茶的作用 。 因此, 评定茶艺高下很难一概而论, 只有从 相关的人事、景物、气氛及茶艺手法中综合理解, 方能得中国茶 道中艺术真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