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 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 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 全意为“受聘定之茶” 。 指代的是“纳征”最后核对“礼书”无误, 相方家长点头认可这段婚姻, 并在茶定后开始共同确定“迎亲书” 。 礼书:过礼之书, 是礼物清单, 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 。 是在议定聘礼后, 择日男去女家行聘 。 聘礼的种类、多少依地位、贫富而异 。 聘礼一般有鞍马、猪羊、钱财、首饰等, 但是必须有茶具 。 聘礼放在铺红毡的高桌上, 抬送女家, 陈列于西炕祖先案前, 两亲翁并跪, 斟酒互递祭祖, 俗曰“换盅” 。 “换盅”后女方家长须在必须在确认“迎亲书”时回送男方家长“酒” 。 故此在“三书六礼”中进行到“下茶”, 那么出嫁方已经算得上是“他家之人”了, 只是欠迎娶和圆房而以!
同样道理, 只要相方父母完成“下茶”后, 终止婚约就变成悔婚 。 被悔婚方有权取回全部聘礼和撤销一切因此婚姻所达成的承诺, 并且悔婚方必须支付这次婚姻带来的一切物质性与会物质性损失 。
出典:
毫无疑问,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最为隆重和麻烦的一个礼节部分 。 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 植必子生 。 ”古人结婚以茶为识, 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 不能移植, 否则就会枯死, 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 。 所以, 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 女方接受男方聘礼, 叫"下茶"或"茶定", 有的叫"受茶", 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 。 同时, 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酒" 。
何谓“三茶六酒”中的三茶?
"三茶", 就是订婚时的"下茶", 结婚的"定茶", 同房时的"合茶" 。
"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分, 即定婚时, ”男方除送如意、押贴外, 还要送盛有香茗之锡茶羡瓶;妇方除还顶戴、押帖外, 要回送绍酒 。
“定茶”所指代的是婚礼时女方须行的“三定茶”, 一为“定师”、二为“定孝”三为“定姻” 。 “定师”又名为“别母茶”, 就在结婚前夕女儿给父母献上的茶, 用以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 故此必须双手捧之, 深深作揖然后方可献上;“定孝”又名“媳妇茶”, 是指代婚宴时给公公奶奶的敬茶, 沿用至今, 所以不加多说 。 “定姻”这是“定茶”的最后一步, 就是交拜天地后, 相方互敬的茶, 喝下这杯, 那么新娘就可以下席了!
洞房“合茶”, 就是所谓“三道茶仪 。 ”第一道为“百果桂圆汤”, 第二道“莲子枣儿汤”, 第三杯方始是茶 。 吃喝时还有一套规定, 第一杯接杯后, 要双手捧之, 深深作揖, 然后向嘴唇一触, 即由家人收去 。 , 第二道亦如此 。 第三道, 作揖后则必须一饮而尽 。 这是最尊敬的礼仪 。 这些繁俗, 现在当然没有了, 但婚礼的敬茶之礼, 仍沿用成习 。
其实在完整一个婚礼过程中, 一共要进行九道茶礼, 寓意“长长久久”, 至于明天起来给父母的那一杯“十全十美”就不用理会了!因为一般来说, 是很少人会摆祭祖宴的!然而这杯茶对家长而言, 绝对是“十全十美” 。
以下由爱茶网收集整理, 来源于网络:“四月八、阿婆诞, 阿婆挽来茶和蛋”这样一首在祖母口中听回来的广东民谣 。 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四月八这个在汉族中几乎没有记载的节日又是什么日子呢?当中阿婆又是谁呢?为何这天阿婆又会挽来茶和蛋呢?这又与“下茶”有什么关系呢?
推荐阅读
- 下 六品茶道:行于茶
- 上 六品茶道:行于茶
- 六品茶道:情于茶
- 六品茶道:计于茶
- 我们品茶,需要静心
- 夏天喝茶 益处多多
- 空腹饮茶容易造成胃黏膜炎症
- 如何使新壶在短时间内发挥茶叶香气
- 解读普洱茶的适饮期
- 喝茶的三个“黑色时段”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