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 二 )


裴汶《茶述》指出, 茶叶“其性精清, 其味淡洁, 其用涤烦, 其功致和 。 参百品而不混, 越众饮而独高 。 ”宋徽宗《大观茶论》说茶“擅瓯闽之秀气, 钟山川之灵禀”, 因而能够“祛襟涤滞, 致清导和 。 ”“冲淡闲洁, 韵高致静 。 ”正是茶叶具有这些中和、恬淡、精清、高雅的品性, 因此深得茶人的欣赏 。 朱熹以理学入茶道, 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 江茶如伯夷叔齐 。 朱熹在《朱子语类·杂说》中云:先生因吃茶罢, 曰:“物之甘者, 吃过而酸, 苦者吃过却甘 。 茶本苦物, 吃过却甘 。 ”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 如始于忧勤, 终于逸乐, 理而后和 。 盖理天下至严, 行之各得其分, 则至和” 。 这里以茶喻理, 巧妙地将中和之道的哲学理念与政治、伦理制度结合起来 。 茶道兴起, 对社会醇风化俗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 苏廙着《十六汤品》, 进一步发展了陆羽茶道思想, 在品评茶汤的字里行间中, 倡导一种良好的茶风茶俗, 特别强调了儒家中庸、守一、和谐的茶道原则 。 刘贞亮将陆羽的茶道精神发扬光大, 提出茶有十德: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 。 刘贞亮的茶德观融汇了儒家思想, 儒家精神以茶为载体得到发挥和加强 。
【茶道与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儒家“和”的思想体现在采茶、制茶、品饮等诸多茶事活动中 。 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 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 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 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素故雅去虚华, 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 中国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 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 。 无论陆羽提倡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 裴汶指出的其功致和, 还是是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导和, 都是以儒家的中和精神作为中国茶道的精神, 灌注着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 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