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的生活习性 详解蜥蜴的4大生活习性

蜥蜴的生活习性 , 现如今很多人喜欢饲养另类宠物-蜥蜴 , 蜥蜴习性千变万化 , 主要的原因在于 , 世界上各个角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蜥蜴 , 生活在沙漠、平原、森林、海边的蜥蜴习性大不相同 , 但是也会有一些共同之处 ,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 蜥蜴的生活习性 。

蜥蜴的生活习性 详解蜥蜴的4大生活习性

文章插图

一、很多蜥蜴的生活习性很迥异
蜥蜴生境各异 , 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 , 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 。 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 , 食海藻 。 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 , 食淡水生物 。 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 , 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 , 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 , 使之高于气温 。 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 。 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 。 大部分蜥蜴为卵生 , 卵产于所挖穴中 , 树木、岩石的裂缝中 , 或落叶层下 。 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 。
【蜥蜴的生活习性 详解蜥蜴的4大生活习性】蜥蜴类动物大多性情是很温顺的 , 它颜色大多比较鲜丽;好静 , 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停就是几个小时 , 相当文静 , 一点也不会招人讨厌 。 蜥蜴大多以昆虫作为主要食物 , 有食其他各种肉类 , 像石龙子等品种 , 也爱吃蔬菜、南瓜和水果等植物饲料 。 此类动物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 , 所以喜热怕冷 , 需要经常晒太阳 , 也需要经常洗澡和饮水 。
蜥蜴生活于平原、山地、树上或水中 , 需要温度较高的环境 。 适当的温度变化可以刺激它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 增强它的免疫能力 , 抵抗感染 。 白天温度30~32℃ 最适宜 , 最高可提至35℃ , 提温可以用灯泡照射 , 晚上也应保持24~27℃ 。 睡觉时要给予黑暗环境 , 以满足生理需要 , 所以晚上不要用灯泡照 。
二、蜥蜴的习性之断尾
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 , 常常把尾巴断掉 , 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 , 它自己却逃之夭夭 。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 , 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 。 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 。 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 , 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 。 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 , 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 。 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 , 可以不断分化 。 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 。 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 , 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 , 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 。 有时候 , 尾巴并未完全断掉 , 于是 , 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 , 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 , 形成分叉尾的现象 。 我国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 , 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
三、蜥蜴特殊的繁殖习性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 。 但在热带温暖潮湿环境的一些种类 , 如岛蜥、多线南蜥、蝎虎、疣尾蜥虎与截趾虎等则终年都可繁殖 。 多数种类蜥蜴系卵生 , 一般于夏季产卵于温暖潮湿而隐蔽的地方 。 卵数由一二杖到十几枚不等 。 卵的大小与该种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 壁虎科的卵略近圆形 , 卵壳钙质较多 , 壳硬而脆 。 其他各种蜥蜴的卵多为长椭圆形 , 壳革质而柔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