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 珍稀白茶更是十分难得 。 或许正是这份特殊的珍贵, 让白茶一直都保持着那份神秘 。 今天, 小编邀请小伙伴们一起来重新、从心认识白茶!
白茶
文章插图
白茶, 六大茶类之一 。 指一种采摘后, 不经杀青或揉捻, 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 一般地区不多见 。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 满身披毫, 毫香清鲜, 汤色黄绿清澈, 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 属轻微发酵茶, 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 满披白毫, 如银似雪而得名 。 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江西靖安、等地 。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 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 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 。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
历史沿革
文章插图
白茶, 素为茶中珍品, 历史悠久, 其清雅芳名的出现, 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 。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 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 书以年号名)中, 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 自为一种, 与常茶不同 。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 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 公元1115年, 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 “喜动龙颜, 获赐年号, 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
文章插图
1796年(清嘉庆初年)已有白茶生产, 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 。 1851—1874年(清咸丰、同治年间), 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 并于1890年(光绪15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 次年运销国外 。 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 。 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 运销香港, 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
文章插图
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 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 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 让其自然萎凋 。 晾晒至七八成干时, 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 由于制作过程简单, 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
文章插图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 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 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 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 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 白茶的制作工艺, 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 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 。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 。 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 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 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 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 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 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 待水分含量为4~5%时, 趁热装箱 。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 又不促进氧化作用, 且保持毫香显现, 汤味鲜爽 。
品种分类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 分为:芽茶(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寿眉) 。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 。
推荐阅读
- 必须老茶才是好的吗?涨知识了
- 茶不能乱喝!日常喝茶最常犯的六大错误,正确喝茶就是现在
- 如何上传文件到QQ微云
- 华为手机如何录屏
- 爱笔思画新手教程
- 芒果TV如何解绑银行卡
- 韩剧TV答题升级在哪里
- 斗鱼直播怎样搜索用户
- 微信如何查询疫苗是否为问题疫苗
- 甜点配普洱 绝妙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