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原产于我国 。 据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我国已产茶 。 由于生息于这一得天独厚的茶的故乡中,我国各民族人民绝大多数都有饮茶的习惯,但把茶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的,则首推藏族 。
藏族人对茶的至爱至嗜,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 。 对于藏族来说,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赐的甘露”,像空气、阳光、食粮一样,终生不能相离,饮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不分男女、老幼、僧俗、贵贱,“无人不饮,无时不饮” 。 由此而形成的藏族茶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绚丽璀灿,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燥、酷寒、素不产茶,为何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如此强烈嗜好的饮茶习惯呢?于此有必要对藏族饮茶习惯形成的历史过程作一些探讨 。
【藏族饮茶历史】我国的茶原产于南方,其中巴蜀和云南是最早产茶、饮茶之地 。 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 认为中原饮茶是秦时由蜀传去的 。 巴蜀不仅产茶早,而且是最先把茶作为商品上市交易的地区 。 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蜀西民间贸易活动说:“牵犬贩鹅,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境)买茶 。 ”说明至少在西汉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 。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蜀的商人秦汉之时已与康藏高原东部的莋都夷、牦牛夷等有着交换关系,以蜀中之茶换取莋马、牦牛等 。 茶这时既已成为蜀中的商品,自然会在这种交换中输入高原东部地区这些藏族先民之中 。 不过,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产茶不多,即在内地尚未形成普遍的饮茶习惯 。 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当然更无饮茶的习惯 。
据藏文史籍记载,茶正式输入西藏是在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 —704 年在位) 。 当时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无论如何要找到这种树叶 。 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 。 这种把茶当作保健药物的情况,与内地最早对茶的认识是一样的 。 《神农本草》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 《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都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 。 藏族地区干寒缺氧,食物又是牛羊肉和糌粑等油、燥性之物,缺少蔬菜 。
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缺陷,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 因此,藏族人最初仅把茶作为一种保健药看待就不足为怪了 。 不过,在吐蕃王朝的前期,由于汉藏贸易尚不发达,由内地输入藏区的茶还很少,只能供王室和贵族享用,藏族人民生活中还无饮茶之习 。
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 赞普曰:“我此亦有 。 ’遂命出之 。 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 。 这里所说的常鲁公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 。 唐自开元后,土大夫中盛行烹茶之艺,烹茶时要加入姜、盐和各种辛香之物以调味,吐蕃赞普见而奇之,不知所煮为茶,这说明当时吐蕃尚不知唐人烹茶之方法,也还未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 。 再看赞普拿出的茶中,尽是当时天下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湖乾,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 。 吐蕃宫中收藏了这许多唐之名茶,却又不晓唐之烹茶方法,正好印证了藏文史料中的记载,说明当时茶还是被当作珍贵的保健药而被王室收藏,并未成为广大藏族人生活中的饮料 。
推荐阅读
- 独饮四季
- 唐朝宫廷的饮茶
- 健康饮茶百病远
- 走出夏日饮茶误区
- 一年四季科学健康饮茶
- 文艺复兴的背景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 新版本Firefox导入其他浏览器浏览历史书签
- 日常生活中错误的饮茶
- 春季养生肝火旺 少食寒饮茶宜花茶
- 夏季科学饮茶,都匀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