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

古代种植茶树的先民濮人 , 现今布朗族 , 德昂族的先民史称“茶兴于唐 , 盛于宋” 。 主产于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就已销往四面八方 。 阮福(普洱茶记)记载: “西蕃之用普茶 , 已自唐时” 。
宋代(公元 960—1279年)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 , 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 。 运至中原和江南一带的普洱茶 , 是上乘的“紧团茶” , 又称“圆茶” 。 宋朝名士王禹系品尝了芬芳浓郁的曹洱茶后 , 写了一首赞美诗:“香于九畹芳兰气 , 圆如三秋皓月轮 , 爱惜不尝唯恐尽 , 除将供养白头亲 。 ”诗中所指“圆如皓月” , 就是普洱紧团茶 。 元代(公元1206—1368年) , 普洱茶已 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 。 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金齿)、(白夷>(指傣族) 条说:“交易五日一集 , 以毡、布、茶、盐相互贸易” 。 民间在普洱进行茶叶交易的年代甚为久远 。 (滇云历年志>载:“六大茶山产茶 ……各贩于普洱 。 ……由来久矣” 。 普洱茶这一名词是由民间茶叶交易而形成 , 正式载入史书则是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 , 明人谢肇制在<滇略)中说:“士庶所用 , 皆普茶也” 。 <新纂云南通志)指出:“‘普洱’之名在华茶中所占的特殊置 , 远非安徽、闽浙可比 。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 , 因为作为贡茶 , 很受朝廷赞赏 , 便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 此时 , 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 , 年产干茶8万担 , 达历史最高水平 。
据史料记载 , 清顺治十八年 (公元1661年) , 仅销往西藏的普洱茶就达3万担之多 。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 年) , 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兴旺 , 仅慢撒茶山 (易武)就年产5干余担 。 在西双版纳广袤的沃土上几乎家家种茶、制茶、卖茶 。 茶山 马道驮钧终年回荡 , 商旅塞途 , 生意十分兴隆 。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 清政府派往云南的总督鄂尔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设官府 , 置流官 , 驻军队以加强行政统治) , 在普洱设置“普洱府治” , 在攸乐山(现为景洪市基诺族乡 , 六大茶山之首) , 设置“攸乐同知” , 驻军5百 , 防守茶山 , 征收茶捐 。 在勐海、勐遮、易武、倚邦等茶山 , 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 , 专管粮食、茶叶交易 。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撤销攸乐同知 , 设置思茅同知 , 并在思茅设官茶局 , 在“六大茶山”分设“官茶子局” , 负责管理茶叶税收和收购 。 在普洱府道设茶厂 , 茶局统一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和贸易 , 一改历代民间贩卖交易为官府管理贸易 , 普洱便成为茶叶精制、进贡、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 。 于是 , 普洱茶这一美名 , 便名震天下 。 正如清人檀萃 在《滇海虞衡志》所云:“普茶名重天下 , 出普 洱六大茶山 , 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 。 周八百里 , 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 茶客收买 , 运于各处 , 可谓大钱矣” 。
【普洱茶的历史】《云南通志》、《普洱府志》和《大清一统志》都有“蛮民杂居 , 以茶为市 , 仰食茶山”的记载 。 从道光年间到光绪初年 (公元1821—1875年) , 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 , 商贾云集普洱 , 市场繁荣 , 国内每年都有千余名藏族商人到此买茶 。 印度、缅甸、锡兰、暹罗、柬埔寨、安南等东南亚、南亚的商人也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 。 每年有5万多匹骡马牛帮商队奔走在千山万水之间 , 马铃牛梆之声 , 终年不绝于耳 。 清朝后期 , 由于苛捐杂税太重 , 普洱茶开始出现衰落 。 据清(普洱府志>记载 ,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 规定茶捐每百斤茶为 “一引” , 每引收税3钱2分 , 这一年颁发“茶 引”3千 , 收税银960两 。 此后每年都有增 加 , 最多曾达1万引 , 收税银3200两 。 由于 茶捐越来越重 , 茶农受损 , 茶商无利 , 以至“普洱产茶 , 颇为民害”(《续云南通志稿》卷 54) 。 到清朝末年 , 茶税更重 。 官府设置茶官 , 控制茶叶贸易 , 收取茶税 。 随后又开“洋 关” , 增收“落地厘金” , 每l两银价值的茶叶加收2分茶税 。 茶农不堪重赋 , 便弃茶另谋它业 , 马帮也改走它途 。 六大茶山敷遭火患 , 茶树焚毁 , 疾病流行 , 植茶之农 , 死亡甚伙 , 致茶产锐减过半 , 六大茶山逐渐萧条 , 西双版纳的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 产量由年产8万担减至5万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