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多喝普洱茶

喝茶要与天时相接才能更好地感应茶的气息 , 在这样的时节 , 似乎有着沉稳色泽的茶都会受到欢迎 , 比如焙火足的岩茶、发酵程度高的红茶 , 还有饱含木质香气的普洱 。 这次的茶会我们就挑选了一款特别的普洱 , 虽然是生茶 , 却因为存放时日已久 , 竟也有着红郁的茶汤和柔美的茶香 , 更有一丝熟成的韵味 , 热热地饮下一小杯 , 芬芳的香气从身体内升起 , 水雾萦绕在鼻间 , 让人感觉到了大地上落叶的颜色、浓浓的暮秋意味 , 甚至还嗅到了一丝冬天即将降临的气息 。
茶席设在有着百年树龄的原木横切开来的树墩上 , 深棕色的木纹很是应景 , 树干上的年轮一圈圈铺排开 , 让人感叹时光荏苒 , 但也让珍藏的茶逐渐有了好味道 。 这个时节的鲜花已经很少了 , 在整体的气氛上也不是很搭配 , 就用几枝枯萎的莲蓬散落地插在瓶中 , 竟不觉得凄冷 , 反而是初冬特有的风情 。
茶叶从古朴原始的纸包里被拨在了茶荷上 , 送到我们面前细细观赏 , 这是一款以易武茶青为原料做成的普洱生茶 , 虽然存放的时间已有几年 , 颜色逐渐熟成转深 , 但从色泽中还是能隐约看到曾经有过的淡淡青色 。 叶片舒展开阔 , 干爽有力 , 细闻香味 , 也是褪去了普洱生茶固有的生涩和霸气 , 显得圆润和收敛了许多 。
喝茶要与天时相接才能更好地感应茶的气息
石质的茶托质朴沉稳 , 一切搭配得都与季节相仿 , 温润的紫砂壶被填入茶叶 , 放在同为石质的茶海上 , 与瓷器茶壶相比 , 滋养许久的紫砂壶不仅能更好地蕴藏香味使之慢慢散发 , 细密的气孔更能过滤普洱的些许涩味 , 让茶水的润滑口感格外明显 , 泡出醇厚的滋味 。 敞口的杯子一一放在我们面前 , 一旁日本南部铸铁壶里的水已经发出沙沙的声响 , 古人讲究茶道 , 对水也挑剔 , 用铁壶可以让煮出的水有很软的口感 , 并能提高和保存水的温度 , 让水变得甘甜、顺滑 , 口感也更为饱满 , 用来泡茶 , 是锦上添花 , 能激发普洱的内质陈香和茶韵 , 溶在水中的铁质 , 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 听着渐渐沸起的水声 , 我们期待这一泡好茶的冲开 。
喝茶
水已经煮开 , 沸水冲入紫砂壶中 , 霎时间有茶的暗香溢出来 , 飘散在每个人的身边 , 说不出来的安详气氛 。 阔口紫砂壶是泡普洱的理想用壶 , 能将陈年的茶叶泡出圆润的滋味 , 在冲满水之后盖上壶盖 , 再将些许沸水淋在壶盖上 , 让里外的温度一致 , 更是能将茶香茶味逼出 。 经过长期休眠的茶叶要先洗茶 , 让茶叶苏醒的同时 , 也淋去表面沾染的灰尘 , 接着再冲泡 , 便可沏出茶汤 。
普洱生茶的茶汤颜色不会太浓 , 一般是带些微黄的青色 , 而这一款因为久藏的缘故 , 色泽竟浓郁红亮如上品的红茶 。 第一泡就有了深红泛金光的色泽 , 如熬制多时的桂圆汤一般 , 又像陈年的黄酒 , 让人忍不住端起送入口中 。 普洱茶要趁热喝 , 阔口杯里浅浅倒上的 , 正好是一口的量 , 懂喝茶的人往往喜欢嗖一声将茶汤吸入 , 在口中反复回味再通过咽喉 , 虽然声音不雅 , 但却是最能品出茶味的方法 。
茶水毫无生涩味 , 入口顺滑 , 并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 , 一杯喝完很快又想再喝上一杯 。 茶中能让人喝出季节的意味 , 无疑这也是寒冷天气里最温暖的饮品 。 一泡泡的茶汤沏出在公道杯中 , 再分到我们面前的杯子里 , 没有太多的话语 , 大家都在专注喝茶 , 神思明显已经随茶飘远了 。
喝普洱时最适合听的音乐非古琴曲莫属
听琴
要说喝普洱时最适合听的音乐 , 也许非古琴曲莫属了 , 《诗经》上说:“琴瑟在御 , 莫不静好” , 实在是说出了弹琴和听琴给人内心带来的愉悦和安稳 。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也成为了喝茶时清净心神的良品 。 普洱因其沉稳 , 浑圆低厚、坦荡超逸的古琴声正能与之相呼应 , 并且琴声能使人静心 , 心静则可以全神进入茶的世界 , 更好地品茶味 , 去体会茶曲合一的境界 。 窗外是纷扰的世界 , 窗内则是另外一个世界 , 面前佳茗 , 耳畔响起悠远的琴声 , 声响若有若无地绕在空气中 , 似触手可及 , 又不可捉摸 , 为品茶做出了最好的氛围铺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