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 农药


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 农药

文章插图

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生产的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生产的发展 , 是在三国时期的基础上进行的 。 除了如前所述的 《广雅》 记载内容外 ,  《三国志吴志》
中“以茶当酒”的故事也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了 。
三国时 , 孙吴据有的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河山 , 也是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 。 西晋时期正如杜育《荈赋》所形容的“灵山惟岳 , 奇产所钟 , 厥生荈草 , 弥谷被岗” , 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发展 。

晋南北朝茶叶文化的几个特征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 , 饮茶的文化性也更加体现出来了 。 到了南北朝后 , 茶饮进一步普及 , 茶饮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 , 也逐渐被赋于了浓浓的文化色彩 , 根据文献记载来看 , 晋代茶叶文化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

①饮茶已成为一种迎客的方式
东晋时期 , 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 , 据刘义庆《世说新芦荟减肥茶语》载 , 任育长随晋室南渡以后 , 很不得志 。 一次 , 他到建康 , 当时一些名士便在江边迎候 。 “一见便觉有异 , 坐席竟下饮” , 就是说 , 他一到就感到奇怪 , 因为刚坐下 , 就有人送上茶来 。 任育长是中原人 , 对茶还不太熟悉 , 大概只是听人说过 。 看到有茶上来 , 便问:“此为茶为茗?”这下子 , 轮到江东人奇怪了:“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任育长看见主人一脸的疑惑 , 知道自己说了外行话便连忙掩饰说:“我刚才问 , 是热的还是冷的” 。

②茶饮是清谦俭朴的标志
据《晋中兴书》载陆纳做吴兴太守时 , 卫将军谢安准备去访问他 。 陆纳的侄子陆俶见叔叔没有准备丰盛的食品 , 心中暗暗责备 , 但又不敢问 。 于是 , 擅自准备了十多个人的用餐酒菜招待谢安 。 事后 , 陆纳大为光火 , 觉得侄子的行为玷污了自己的清名 , 狠狠打了陆俶四十大板 。 在《晋书、桓温传》中也记载“桓温为扬州牧 , 性俭 , 每宴惟下匕奠 , 茶果而已” 。

③茶饮广泛进入祭礼
在《异苑》一野菊花的功效和作用书中记有一则传说:剡县陈务妻 , 年轻时和两个儿子寡居 。 院子里有一座古坟 , 每次饮茶时 , 都要先在坟前浇祭茶水 。 两个儿子对此很讨厌 , 想把古坟平掉 , 母亲苦苦劝说才止住 。 一天梦中 , 陈务妻见到一个人 , 说:我埋在此地已有三百多年了 , 蒙你竭力保护 , 又赐我好茶 , 我虽然是地下朽骨 , 但不会忘记报答你的 。 等到天亮 , 在院子中发现有十万钱 。 母亲把这事告诉两个儿子 , 二人很渐愧 , 自此以后 , 祭祷就更勤了 。 后来 , 到了南北朝时期 , 以茶作祭 , 进入了上层社会 。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七月 , 齐武帝下了一封诏书 , 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 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 天下贵贱 , 咸同此制” 。 齐武帝萧颐 , 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 。 他立遗嘱 , 以茶饮等物作祭 , 把民间的礼俗用于统治阶级的丧礼这中 , 无疑推广和鼓励了这种制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