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了解中国茶具文化的主要类别, 丰富知识,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
我国的茶具, 种类繁多, 造型优美, 既有实用价值, 又富艺朮之美 。 所以, 驰名中外, 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 在中国饮茶的发展史上, 无论是饮茶习俗, 还是茶类加工, 都经历了许多变化 。 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 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
下面, 就中国茶具的材质, 将中国的茶具进行分类 。
1、陶制茶具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中国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 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 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 明代大为流行 。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 其里外都不敷釉, 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 由于成陶火温高, 烧结密致, 胎质细腻, 既不渗漏, 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 经久使用, 还能汲附茶汁, 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 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 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 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 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 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 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 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 《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 上者与金玉等价 。 可见其名贵 。 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 盖既不夺香, 又无熟汤气 。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据说, 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时, 好饮茶, 为便于外出时烹茶, 曾烧制过由他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 以试茶审味, 后人称它为"东坡壶"或是"提梁壶" 。 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 紫碗莆粟盘龙茶", 就是诗人对紫砂茶具赏识的表达 。 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 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
2、瓷器茶具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中国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 。 瓷器发明之后, 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 。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
(1)白瓷茶具:具有坯质致密透明, 上釉、成陶火度高, 无吸水性, 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 因色泽洁白, 能反映出茶汤色泽, 传热、保温性能适中, 加之色彩缤纷, 造型各异, 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 早在唐时, 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 "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 。 元代, 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 。 如今, 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 这种白釉茶具, 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 装饰典雅, 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 四季花草, 飞禽走兽, 人物故事, 或缀以名人书法, 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所以, 使用最为普遍 。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 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 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4年)真宗赵恒下令在浮梁县昌南镇建办御窑, 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 到元代, 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 并远销国外 。
(2)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 。 早在东汉年间, 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 。 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 。 宋代, 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 已达到鼎盛时期, 远销各地 。 明代, 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 造型端庄, 釉色青莹, 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 。 16世纪末, 龙泉口法国, 轰动整个法兰西, 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 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 视为稀世珍品 。 当代, 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 不断有新产品问世 。 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 因色泽青翠, 用来冲泡绿茶, 更有益汤色之美 。 不过, 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 似有不足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