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三 )


3、漆器茶具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漆器茶具
4、玻璃茶具
玻璃, 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 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 能给人以色泽鲜艳, 光彩照人之感 。 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 但直到唐代,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 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 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玻璃茶具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 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 虽然造型原始, 装饰简朴, 质地显混, 透明度低, 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 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玻璃茶具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 说它是“有色同寒冰, 无物隔纤尘 。 象筵看不见, 堪将对玉人” 。 难怪唐代在供奉法门寺塔佛骨舍利时, 也将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 。 宋时, 我国独特的高铅琉璃器具相继问世 。 元、明时, 规模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东、新疆等地出现 。 清康熙时, 在北京还开设了宫廷琉璃厂, 只是自宋至清, 虽有琉璃器件生产, 且身价名贵, 但多以生产琉璃艺术品为主, 只有少量茶具制品, 始终没有形成琉璃茶具的规模生产 。 在现代, 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 。 玻璃质地透明, 光泽夺目, 外形可塑性大, 形态各异, 用途广泛 。 玻璃杯泡茶, 茶汤的鲜艳色泽, 茶叶的细嫩柔软, 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 叶片的逐渐舒展等, 可以一览无余, 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朮欣赏 。 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 茶具晶莹剔透, 杯中轻雾缥缈, 澄清碧绿, 芽叶朵朵, 亭亭玉立, 观之赏心悦目, 别有风趣 。 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 比陶瓷烫手 。 5、金属茶具
 
供不同人群学习鉴赏 中国的茶具文化

文章插图

5、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 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 制作爵、尊盛酒, 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 。 自秦汉至六朝, 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 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 。 大约到南北朝时, 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 。 到隋唐时, 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 本世纪80年代中期,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 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 但从宋代开始, 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 。
贮茶锡罐元代以后,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 随着茶类的创新, 饮茶方法的改变, 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 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 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 用它们来煮水泡茶, 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 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 如锡瓶、锡罐等, 却屡见不鲜 。 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 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 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 因此, 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 至今仍流行于世 。 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 盖为筒状, 比较密封, 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 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 金沙泉, 便以银瓶盛水, 直送长安, 主要因其不易破碎, 但单造价较昂贵, 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 6、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 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 但属粗放饮茶 。 当时的饮茶器具, 除陶瓷器外, 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 。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 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 。 这种茶具, 来源广, 制作方便, 对茶无污染, 对人体又无害, 因此, 自古至今, 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 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 无法长久保存, 失却文物价值 。 只是到了清代, 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 它既是一种工艺品, 又富有实用价值, 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 多为成套制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