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与茶,铁观音是什么茶


品味诗与茶,铁观音是什么茶

文章插图

品味诗与茶【品味诗与茶,铁观音是什么茶】一个做编辑的朋友让我写一篇关于诗歌的文章 , 但我一直没有开始写 。 说实话 , 这两年我对诗歌越来越迷茫了 。 每每回想起当年我关于诗歌的豪言壮语 , 总有一种羞耻感 。 我越来越意识到 , 我们很多人对诗歌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 。 也许我们太急功近利了 , 太注重形式的新奇和流派的划分 , 而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一些东西 , 以至于我们刚刚扩大的眼界被自己的壁垒所封闭 。 争鸣一方的旗帜 , 近乎自慰般的自恋 , 让我们失去了诗歌本质的通道 。 蓦然回首 , 发现我们很多自以为献身于诗歌的人 , 依然被诗歌拒之门外 , 诗歌似乎离我们更远了 。 我们的头被笼罩在悲惨的弧线中 。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小事 。 一个朋友从成都给我寄了一包超级茉莉新茶 , 冲泡之后香气扑鼻 , 饮之则沁人肺腑 。 适逢几个弄文的朋友来访 , 便以之待客 , 熟料朋友饮后并不以为然 , 并声称非砖茶不饮 。 起初我迷惑不解 , 几块钱一斤的砖茶怎么能优过这上等的茉莉花?然而 , 细想之后忽茅塞顿开 , 原来这饮茶也受制于习惯 , 诸如闽粤人爱饮红茶 , 江浙人喜饮绿茶 , 四川人却好花茶 , 而一向以豪迈著称的西部人大都喜欢砖茶 。 我这几个朋友都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 , 早已对砖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味觉习惯 , 难怪他们对名贵的花茶并不买账 。 所以对茶叶 ,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判定对于一个饮茶人的价值 , 在这里“饮茶习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 由此 , 我想起了品味诗歌的方法 。 读者的诗和爱茶人的诗和茶有一些相似之处 。 几乎所有的读者在评判一首诗的时候 , 都是从自己的欣赏习惯出发的 。 符合他们口味的都是好诗 , 否则都否定 。 这种“欣赏习惯”是读者长期形成的审美标准 。 这种习惯往往受到生活时代、性格、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制约 , 这就决定了读者的欣赏习惯千差万别 。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所有的人都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待诗歌 , 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喝同样的茶一样 。 但是 , 我想说的是金眉茶:在坚持自己习惯的同时 , 是否应该尊重别人的习惯?我总觉得对不合自己口味的事情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 就像喝惯了龙井茶的江浙人 , 没有理由指责喝砖茶的西方人太俗 。 龙井茶和砖茶的价格差异并不能决定两个饮者的品质 。 相反 , 他们从中获得的满足感才是喝茶的本质 。 我常常想 , 任何形式的诗歌都有一群读者是有原因的 , 简单地否定任何形式的诗歌都是不公平的 。 前几年先锋诗人对传统诗歌嗤之以鼻 , 传统诗人残酷打压先锋诗歌 , 都是中国诗人在欣赏层面的幼稚表现 。 如果一个人丁香叶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没有自己的欣赏习惯 , 那就不令人印象深刻 。 问题的关键在于 , 一个人在坚持自己习惯的同时 , 对与自己口味不同的东西要尽可能的包容 , 千万不要随意否定 , 尤其是作为编辑 。 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 古人特别推崇博采众长 , 兼收并蓄 , 海纳百川的精神 。 这需要一个胸怀和一个氛围 。 现在很多中国诗人都缺乏这种胸怀 。 他们太喜欢表现自己 , 太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 太喜欢当中国诗歌的老大;他们把大地画成监狱 , 坚持一孔之见 , 绝不容忍异己势力的存在;他们旺盛的精力不是用来创造和探索 , 而是苦心经营 , 人为制造不存在的所谓学校;他们不惜用文革红卫兵拉山头树旗帜 , 然后互相攻击做老大 。 所有这些都根植于狭隘的思想 。 我想 , 如果中国的诗人少一些虚荣 , 少一些自我膨胀 , 多一些冷静和反思 , 中国诗歌的面貌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 我不能说怎么写一首诗 , 但我觉得无论你用什么手法 , 都不能忽略诗歌最本质的东西 。 通俗点说 , 诗人要在作品中营造出独特的“味道” , 就像绿茶不同于红茶一样 。 这种“味道”是诗人展示给读者的一个烙印 。 它可以是淡的、浓的、酸的、苦的、甜的 , 读者可以从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中辨别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