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认识三国是从诸葛亮开始的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哪三国在争霸 , 却知道诸葛亮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诸多事迹,然而诸葛亮所在的蜀国阵营,最终却以失败而率先告终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无疑是失败的那一个 。
文章插图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的代表作《蜀相》中说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前两句是赞美诸葛亮作为谋士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后两句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军中 。前后两句评价急转直下 , 可见像诗圣杜甫对诸葛亮的看法也是褒贬参半的 。
为什么这样一位名臣,会争议如此之大 , 令诗圣难以下定论呢?
文章插图
真正的诸葛亮,不能像小说里那样,用用计谋,就把十万敌军烧死烧残,也不能呼风唤雨,甚至逆天改命 。但是,真正的诸葛亮,有纵观全局的洞察力,有凝聚人心的亲和力 。诸葛亮进攻,魏国只能防守,诸葛亮撤退 , 你要是敢去追击,那就落入了谋士的计谋,王双和张郃的死就是例子 。
即使如此,诸葛亮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是羸弱的蜀汉法支撑诸葛亮力挽狂澜 , 还是敌人层出不穷的名将耗死了诸葛?我想都不是,三国之争 , 说到底 , 是谋士之间的较量 。对面的司马懿,谋定而后动,善于根据敌人的情势做出最恰当的应对,善出奇制胜,喜突袭对方,诸葛瑾、孟达、公孙渊等人都轻松被他打败 。可见,诸葛碰司马,是棋逢对手 。
【诗圣杜甫为何对诸葛亮的评价褒贬参半呢?】
推荐阅读
- 刘禅为何会选择投降?蜀汉真的无将可用吗?
- 项羽和刘邦都封王了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 诗僧释来复受到朱元璋的宴请,为何最后被凌迟处死?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靖为何没有参与呢?
- 关羽为何要离开曹操 除了义气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 西夏并不弱小,为何会被蒙古灭了呢?
- 钱谦益自尽殉国失败后,为何选择了剃发降清呢?
- 历经几度废立,两朝为后的羊献容,为何能善终?
- 韩信和诸葛亮都出川打天下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 在刘邦分封的异姓王中 能善始善终的人为何只有长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