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完整的逻辑系统
其实 ,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理论只是他在讲堂上给学生演示辩说之术的一个例子 。 他真正的但愿是经由过程这种辩说 , 练习本身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说技巧 。 而他的逻辑根本和在此之上的熟悉论与方式论 , 倒是在《公孙龙子》一书中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 并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逻辑系统 。
在这本书《名实论》的篇章中 , 公孙龙开篇便提出并诠释了“物”、“实”、“位”、“正”、“名”这几个蕴含逻辑哲学的术语 , 奠基了整篇阐述的逻辑根本 。 公孙龙认为 , “物”就是宿世间万物的总称 , “实”是决议事物性质的素质属性 , “位”是公孙龙子独创的概念 , 是指名与实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 “正”是指名是否符实的尺度 , 而“名”则是对事物的称呼 。
文章插图
接下来的论证过程则与现代形式逻辑的根基纪律半斤八两吻合 。
起首是形式逻辑中的统一律 , 其公式为:A是A 。 在《名实论》中表示为“彼彼止于彼 , 此此止于此 , 可 。 ”意思是 , 彼名专指彼实 , 此名专指此实 , 这是可以的 。 这申明概念和判定必需连结一致性 。 举例来说就是“猫是猫”、“狗是狗”等等 。
其次是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 , 其公式为:或者是A , 或者长短A 。 在《名实论》中表示为“彼此而彼且此 , 此彼而此且彼 , 不成 。 ”意思是彼此分歧的名称不克不及称号统一个事物 , 举例来说就是“狗是狗” , “猫不是狗” 。 再接下来是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 , 公式为:A不长短A 。 在《名实论》中表示为“知此之非此也 , 知此之不在此也 , 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 , 知彼之不在彼也 , 则不谓也 。 ”申明对统一事物两个彼此对立的判定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 好比 , 我们不克不及既说“这是狗” , 又说“这不是狗” 。
《名实论》是《公孙龙子》一书的纲要性篇章 , 厥后的论证均是以此为根本的 。 纵不雅全书 , 整本《公孙龙子》组成了一个半斤八两完美的逻辑系统 , 只不外这个逻辑系统在表述上过于艰涩 , 没有像西方逻辑学那样形当作真正的逻辑系统 。 这是为什么呢?
被汉字所阻碍的古代逻辑学
若是将中国古代逻辑学没能形当作近似于西方逻辑的完整系统 , 归因于哲学家与思惟家的能力问题 , 那是不客不雅的 。 对比于希腊古代的哲学家们 , 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思惟家在思辩上毫不减色 , 留下的富有逻辑的辩说故事也是触目皆是 , 只是这些逻辑辩说都逗留在比力概况的条理上 , 未能上升到抽象的范畴 , 这和我国怪异的汉字系统是分不开的 。
从上面《名实篇》与形式逻辑公式的对比不难看出 , 明明讲的是统一个问题 , 在西方逻辑学中 , 人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或符号来暗示 , 好比A=A , 清楚易懂 , 一目了然 , 而在《公孙龙子》的著作中 , 则要用“彼彼止于彼 , 此此止于此”这样绕来绕去的文字暗示不异的意思;汉字还经常呈现一词多义的现象 , 好比“彼彼止于彼” , 一句话中呈现了三个“彼”字 , 每个“彼”字所代表的意思都分歧 , 这种繁复的汉字系统也阻碍了抽象思维 。
文章插图
相反 , 西方的文字在这方面就没有这个问题 。 固然说“BOOK”组合后会具有“书本”的意思 , 可是一个“B”自己是毫无意义的 , 是以它也就可以被付与各类分歧的意义 , 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存在 。 要知道 , 亚里士多德作为形式逻辑的奠定人 , 最富于革命性的进献就是把符号、字母引入逻辑说话中 。 用字母表述逻辑中的问题 , 可以或许有用地避免内容的干扰 , 好比“白马非马”换当作符号说话就是“AB≠B” , 这样变换之后 , “白马非马”问题还会有那么多的质疑声吗?
推荐阅读
- 中国五大名窑:定瓷
- 中国五大名窑:哥瓷
- 中国茶具的发展历史
- 欢乐中国年手抄报
- 中国象棋名谱攻略之适情雅趣
- 趣味象棋之以静制动
- 中国象棋 楚汉争霸闯关攻略 第37-39关动画教程
- 象棋残局之淮阴遇汉攻略
- 中国象棋的基本杀法之突如其来
- 趣味象棋之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