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名家紫砂古壶

与所有的文物艺术品一样 , 目前紫砂壶市场以假充真的情况也很普遍 。 紫砂收藏家罗文华介绍说 , 紫砂以假充真主要表现在“以泥充砂”、“以新充旧”、“以生充 熟”、“以赝充名”四个方面 , 其中“以赝充名”最值得关注 , 因为前三者只能蒙蔽初入此道者 , 但是高仿的名家壶各方面都比较到位 , 最难辨别 。
通过真品与仿品的对比以及分析 , 总结出了四个规律性的要点:
第一 , 要注意观察器型 。 紫砂壶各个时期的特征以这一时期的名家代表作品为主脉 。 大名家制壶 , 都有其拿手的几种 , 器型都 比较典型 。 真正想牟大利的制伪者 , 必然要搞高仿品 , 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 所以购藏者在观察器型 , 特别是名家作品的时候 , 不能被表 面上的东西所迷惑 , 要善于观察壶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 , 尤其是在壶体与附件的交接处和过渡处体会制壶者的匠心 。 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 , 它所体现的艺术内涵 就越应该深刻 。 如果一把壶仅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 , 而无法使人在深层次上把握其精髓 , 那么这把壶肯定是不能过真品关的 。
了解器型的基本知识 , 对初入紫砂壶收藏之门的人来说 , 在鉴别上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 以紫砂壶通向壶嘴的出水孔为例 , 它在民国以前一直是独孔 , 此后才出 现了多眼网孔 , 而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则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来的 。 假如遇到一把壶 , 其印章为陈鸣远 , 而出水孔呈网眼状 , 则不必分辨印章真伪 , 仅 凭出水孔形状便可断定此壶之伪 。
第二 , 要注意观察质地 。 紫砂壶名家成名后的作品一般来说选料比较讲究 , 其代表作品的材质则更为精良 。 这种精良具体表现 为壶的颜色正 , 颗粒匀 , 光泽润 , 胎骨坚 , 手头沉 。 还可以从泥料的品种上加以辨别 , 如“天青泥”是清代后期出现的 , 与历代泥料有明显区别 , 如果出现一把号称 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壶 , 那肯定有问题 。
第三 , 要注意观察包浆 。 长期使用过的旧壶 , 外表会很自然地产生一层光泽 , 是久经茶汁滋养而慢慢渗透出来的 , 被称为“精光内蕴” 。 有包浆的壶 , 无论其外表是否有茶渍或尘土 , 只要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 , 都会出现一种光泽 , 而且越擦越亮 , 行里人称之为“包浆亮” 。
新壶造旧后 , 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 , 光泽发贼、发浮、发愣 。 如果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壶身 , 还能找到打磨的刮痕 。 这样的壶还往往有一种霉馊味 , 细细嗅辨即可识破 。 此外 , 速成的包浆一刷就掉 , 而真正的老包浆已与壶身融合成一体 , 附着性极强 , 用清洁剂反复清洗也难以擦掉 。
【如何鉴别名家紫砂古壶】第四 , 要注意观察题款与用印 。 利用款识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种:第一种是新壶旧款 , 即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识 。 这种情况包括名家为了应酬或在市场供不应求时 , 由学徒或他人代制 , 盖上自己的印章 。 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传下来 , 后人继续使用 , 借以仿制冒真 。 第 二种是旧壶新款 , 即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识 。 从文字上看 , 旧壶的款大多用阳文 , 字体工整 。 新壶如果用阳文 , 字体因为模仿或显呆板 , 或笔画长短 粗细不一 。 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 , 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 第三种是新壶新款 , 此类作伪手法颇多 。 现代伪造者多是仿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 , 如采用照相制版技 术 , 用铜锌版制出印章 。 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识是仿制者凭空臆造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