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脑梗死 你知道多少( 四 )


【四种脑梗死 你知道多少】看张仲景如何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 , 古代中医并无这一称谓 , 而多称其为消渴病 , 是指由体质因素加以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年高劳倦、外感邪毒或药石所伤等多种病因所致的 , 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典型症状的病证 , 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
论述“消渴”第一人
我国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 , 称:“有病口甘者……名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 , 即认识到饮食不节、肥胖是消渴病的致病因素 。“消渴”一词虽首见于《黄帝内经》 , 但当时多称之为“消瘅” 。“消”是肌肉消失的意思 , “瘅”是久病或发热的意思 , 消瘅是因内热引起机体消瘦弱为特征的病证 , 虽然包括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 但不尽相同 。
医圣张仲景虽然秉承了《黄帝内经》的思路 , 但弃而不用“消瘅”病名 , 始以“消渴”代之 , 并在其着作《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消渴病 ,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消渴病的病证、病机、治法及合并症 , 也是我国医学史上用理法方药来论治消渴病的第一人 , 对后世中医学辨证论治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仲景怎么治疗消渴病
张仲景认为 , 消渴病是因虚劳而造成的正气不足 , 营气衰竭所引发的 。其主要症状是吃得多而大便坚硬 , 其原因是尿多 , 水自尿道走 , 故大便水少而干结 , 尿多便干 。这一点 , 跟现代所谓的糖尿病患者多食、多饮、多尿、身体消瘦这“三多一少”的特征是相同的 。《金匮要略》中还把消渴病所涉及的脏腑定位为肺、胃、肾 , 为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
(1)肺胃热盛所致的消渴病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渴欲饮水 , 口干舌燥者 ,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肺位于上焦 , 胃位于中焦 , 肺胃热盛则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 , 口干咽燥 , 多食易饥 , 尿频量多 , 舌红苔薄黄 , 脉滑数等 , 适用于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药组成 , 为清热之剂 , 有清热生津之功效 , 再加入人参以增强其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 , 适用于消渴病以口渴咽干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