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道家与大自然相契的思想占主要地位 。 尤其是明 , 大部分茶画都反映了山水树木和宇宙间广阔的天地 。 唐寅《品茶图》 , 画的是青山高耸 , 古木杈丫 , 敞厅茅舍 , 短篱小草 , 并题诗曰:“买得青山只种茶 , 峰前峰后摘春芽 , 烹前已得前人法 , 蟹服松风联自嘉” 。 晚明初清 , 文人多筑茶室茶寮 , 风雅虽有 , 但远不及前人胸襟开阔 。 文人们虽自命清高 , 而实际上透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 如《红楼梦》中妙玉品茶 , 自己于小庵之中 , 虽玉杯佳茗 , 自称槛外之人 , 实际不过寄人篱下 。 自命清高而卑视刘姥姥 , 与陆羽当年“时宿野人家”的品格相去远矣 。
其实 , 所谓饮茶环境 , 不仅在景.在物 , 还要讲人品、事体 。 翰林院的茶宴文会 , 虽为礼仪 , 而不少风雅 。 文人相聚 , 松风明月 , 又逢雅洁高士 , 自有包含宇宙的胸怀和气氛 。 禅宗苦修 , 需要的是苦寂 , 从寂暗中求得精神解脱 , 诗词、弹唱、花鸟、琴韵自然不宜 。 而茶肆茶坊 , 却少不得欢快气氛 。 家中妻儿小酌 , 茗中透着亲情 , 友人来访 , 茶中含着敬意 。 边疆民族奶茶盛会 , 表达民族的豪情与民族间兄弟情谊 。 总之 , 饮茶环境要与人事相协调 。 闹市中吟咏自斟 , 不显风雅 , 反露出酸臭气 , 书斋中饮茶、食脯、唱些俚俗之曲自然也不相宜 。
中国人所以把品茗看成艺术 , 就在于在烹点、礼节、环境等各处无不讲究协调 , 不同的饮茶方法和环境、地点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 。 元人《同胞一气图》画了一群小儿边吃茶边烤包子 。 使人既感受到孩童的可爱和稚气 , 又体会“手足之情” 。 倘若让这些孩子正襟危坐 , 端了茶杯摇头晃脑的吟诗 , 便完全没有韵味了 。 所以 , 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都有幽雅的茶室或清风明月 。 “俗饮”未必俗 , 故作风雅未必雅 。 中国各阶层人都有自己的茶艺 , 各种茶艺都要适合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气质 。 这样 , 才能真正体会茶的作用 。 因此 , 评定茶艺高下很难一概而论 , 只有从相关的人事、景物、气氛及茶艺手法中综合理解 , 方能得中国茶道中艺术真谛 。
中国历史上 , 好的茶人往往都是杰出的艺术家 , 唐代的饮茶集团 , 五代的陶毂 , 宋代苏轼、苏辙、欧阳修、徽宗赵佶 , 元代赵孟頫 , 明代吴中四杰 , 清代乾隆皇帝乃至近代文学大家 , 都是既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艺术造诣又懂茶理的 。 可见 , 中国人饮茶称为“茶艺”并非自我吹嘘、夸张之词 , 而确实在烹饮过程中贯彻了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 。 因此 , 不能简单地把中国茶艺看作一种技法 , 而应全面理解其中的技艺、器物、韵味与精神 。
推荐阅读
- 如何求带有绝对值的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信号与系统之傅里叶变换
- 大豆粉的功效与作用 大豆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隋炀帝的功与过 隋炀帝的功与过都有哪些
- 喝茶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乌金石茶盘
- 三国志2017如何参与“秘境寻宝”活动
- 柠檬蜂蜜做法
- 吃葡萄的好处与弊端是什么 葡萄的吃法
- 铁观音的茶香,与香精有关系吗?
- 铁观音的制茶工艺与疗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