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之法与品饮之道( 二 )


谈饮法 , 不仅讲如何烹制茶汤 , 还要讲如何“分茶” 。
唐代以釜煮茶汤 , 汤熟后以瓢分茶 , 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 , 分时沫饽要均 。 宋代用点茶法 , 可以一碗一碗的点 , 也可以用大汤钵 , 大茶筅 , 一次点就 , 然后分茶 , 分茶准则同于唐代 。
【烹茶之法与品饮之道】明清以后 , 直接冲泡为多 , 壶成为重要茶具 。 自泡自吃的小壶固然不少 , 但更多的是起码能斟四、五碗的茶壶 。 所以 , 这种壶叫作“茶娘式” , 而茶杯又称“茶子” , 由壶注杯 , 表示母亲对孩子们的关心 。 所以民间分茶都十分讲究 。 为使上下精华匀均 , 烫盏之后往往提起壶来巡杯而行 , 好的行茶师傅可以四杯、五杯乃至十儿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撒 , 民间称为“关公跑城” 。 技术稍差难以环注的也要巡杯 , 但需一点一提 , 也是几次才均匀茶汤于各碗 , 此谓“韩信点兵” 。 有人说中国人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 吃杯茶也讲精华均分 。 确实不假 , 但这总比强夺豪取 , 贫富悬绝为好 。 譬如煮一锅肉 , 一人饱食 , 众人喝汤 , 在中国人观念中不合家人和睦之道 。 分茶法的洪究 , 正是为突出名茶共享的主题 。
品饮之道中国人把饮茶既看作一种艺术 , 环境便要十分讲究 。 高堂华屋之内 , 或朝廷大型茶宴 , 或现代大型茶馆固然人员众多 , 容易形成亲爱热烈气氛 , 但传统中国茶道则是以清幽为主 。 即使是集体饮茶 , 也决不可如饭店酒会 , 更不可狂呼乱舞 。 唐人顾况作《茶赋》说:“罗玳宴 , 展瑶席 , 凝思藻 , 间灵液 。 赐名臣 , 留上客 , 谷莺转 , 宫女濒 , 泛浓华 , 漱芳津 , 出恒品 , 先众珍 , 君门九重 , 圣寿万春 。 ”这里讲朝廷茶宴 , 有皇室的豪华浓艳 , 但绝无酒海肉林中的昏乱 。 皎然则认为 , 品茶是雅人韵事 , 宜伴琴韵花香和诗草 , 看来皎然确实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和尚 。 所以 , 他在《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中说:
晦夜不生月 , 琴轩犹为开 , 墙东隐者在 , 淇上逸僧来 。 茗爱传花饮 , 诗看卷素栽 , 风流高此会 , 晓景屡徘徊 。
这场茶宴中有李侍御、潘述、汤衡、海上人、皎然 , 其中三位文士、官吏 , 一个僧人 , 一个隐士 , 以茶相会 , 赏花、吟诗、听琴、品茗相结合 。 陆羽、陀然、皇甫兄弟留下的茶诗或品茶联句甚多 , 可见在唐代 , 虽然也强调茶的清行俭德之功 , 但并不主张十分呆板 。 唐代《宫乐图》中 , 将品茶.饮撰、音乐结合 , 亦颇不寂寞 。 当然 , 在禅宗僧人那里 , 这种饮法是不可以的 。 百丈制禅宗茶礼 , 正式称为茶道 , 主要是以禅理教育僧众 。 皎然、百丈同为唐代僧人 , 但其饮茶意境大不相同 。
宋代饮茶环境各阶层观点不同 。 朝廷重奢侈又讲礼仪 , 实际上主要是“吃气派” 。 有礼仪环境 , 谈不上韵昧 。 民间注重友爱 , 茶肆、茶坊 , 环境既优雅 , 又要有些欢快气氛 。 文人反对过分礼仪化 , 尤其到中后期 , 要求回归自然 。 苏东坡好茶 , 以临溪品茗 , 吟诗作赋为乐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