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的大小代表什么( 三 )


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 。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 。
假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 。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 。
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 。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五千元,重700克;光圈为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 。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 。是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曝光
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 。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 。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 。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 。
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照片就诞生了 。此过程就叫做曝光 。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 。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 。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 。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 。
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 。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 。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 。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
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 。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
焦距
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焦点),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 。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我们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来说,焦距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视角为45°左右) 。
严格的定义是: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单张135底片是24x3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焦距为40-60mm的都称为标头 。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这也许是称其为“标准镜头”的原因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