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来自羡林散文《听雨》的赏析( 二 )


说来也怪,季先生深情如斯,却几乎不提自己的情感纠葛 。前些日子翻看杂志,偶然读到一篇关于季羡林婚恋的文章,是根据季先生回忆录《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写的 。年轻的季羡林在留学德国时与迈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相恋,一台打字机是他们之间的桥梁,但季羡林因为国内有妻儿,拒绝了爱情 。季羡林在回忆录中写道:“而今我已垂垂老矣 。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 。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
文章最后说,有好事者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专程到哥廷根遍寻伊姆加德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了她 。结果出人意料之外:伊姆加德小姐终身未婚,独身至今,而那台老式的打字机依然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
好一对深情人 。可惜了 。这是题外话 。季羡林先生文章一片真情,有口皆碑 。对于他的高深学问,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只有景仰,抑或淡漠,而对他表达的情感世界,却可以品味,甚至妄加揣测 。季羡林在谈到散文创作时曾写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 。即使是叙述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 。这是他的为文之道,亦是为人之道,散文人生,此之谓也 。学问无大小,人生无贵贱,文章无高低,情感却有真假浓淡深浅——算是这个春天我读季老文章的一大收获吧 。
●清塘之荷生命之韵——季羡林《清塘荷韵》赏读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八十六岁高龄时完成的一篇上乘佳作,它清新俊逸,脱尽浮华,行文平易晓畅,直白中蕴蓄着哲理,情感朴素真挚 。细加品读,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韵味悠长,让人回味,令人叹服 。
一、恋荷之情韵
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流露了对荷花的极其喜爱之情,面对楼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数亩清塘,努力寻找30多年前残存在记忆里的荷花“碎影”,心里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因此,每次看到清清池塘“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清波荡漾,绿柳拂水,荷叶田田,莲花迎风,这是季先生对楼前数亩清塘的殷切期盼 。这种期盼之情便十分自然地转化为“种荷”的举动 。作者生怕“千年不烂”的洪湖莲子不发芽,就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 。种了莲子,每天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一位髦耋老人的率真情感跃然纸上 。可是,第一年、第二年,虽翘首般地祈盼,但水面上毫无“生”的动静,即使在完全灰心无望的时刻,作者仍情有独钟地对它寄托着期待,切盼奇迹的出现 。到了第三年的春天,投下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这好像使作者见到了满塘的希望 。但碧波荡漾的楼前清塘依旧只是那几片水浮莲似的荷叶,仍然让作者度过了“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以上这些文字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尽情渲染和铺张 。为接下来描写满塘的荷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到了第四年,“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荷叶迅速扩散蔓延,遮掩半个池塘 。此时狂喜过望的作者又每天至少几次徘徊在池塘边,兴致勃勃地数那荷花的朵数,晚上一家又坐在池塘边伴着清香纳凉,作者更把它视为家珍,誉为“季荷” 。作者描绘种荷、盼荷、赏荷的过程,其实正是作者恋荷情感的自然流露 。莲子、荷花的生存状态与作者的爱好、心境、情绪全都融合到一起,成为作者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中作者为我们创设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景、其情值得我们反复玩味,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