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古城及城墙 耶路撒冷哭墙的由来( 三 )


"岩石圆顶寺"今天已对所有的人开放 , 只除了星期五这一穆斯林会众的特殊祈祷日 , 以及伊斯兰教的各重大节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的"圣纪"、表示斋月结束的"开斋节") 。不过 , "岩石圆顶寺"不举行集会 , 集会地点在附近的艾格撒清真寺 , 后者大致也建于同一时期 。
艾格撒清真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东方各国的信徒 。他们与清晨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边远小村乘车而来的巴勒斯坦人混杂在一起 。早晨的气氛都相当宽松 , 但到星期五就紧张了 , 因为"庄严的圣地"的入口被部署在木质大门对面的以色列士兵严加看守了起来 。许多信徒不是因为有活动分子嫌疑 , 就是因为人数太多 , 而被禁止入内 。被拒之于门外的人们只能起挤在附近的街道上进行祈祷 。
三、圣墓
基督教朝圣者在基督教各主要节日期间涌入耶路撒冷 , 复活节则由于彼时彼刻令人回想起一些重大事件而朝觐人数最多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圣墓大堂 。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开始兴建的这座庞大、阴暗的建筑 , 盖在髑髅地即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的那个小山包上 , 五十步开外即是基督墓地 , 三天之后他又在这里升天 。夏多布里昂记述道 , 这座大堂"由几座建在高低不等的地基上的教堂组成 , 用许多灯照明 , 显得特别神秘 。阴暗是那儿的主调 , 能保持心灵的虔诚并进行反省 。"
几百年来 , 不同教派的统治集团都争相守护这些基督教的圣地 。由于无法达成协议 , 只好弄了个占有时间与空间的临时安排:其间 , 方济各会的"圣地守护人" , 与希腊和俄罗斯的高级主教们、埃及及埃塞俄比亚来的科普特者和阿比西尼亚的修士们、黎巴嫩来的马龙派教徒和麦尔基派教徒行、叙利亚和伊拉克来的亚美尼亚教会和聂斯托利教派的祖父们之间 , 都曾有过交往 。除了这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教派外 , 更有英语世界的诸基督教派 , 其中包括摩门教、英国圣公会及其他新教 , 尽管他们对这些圣地其实并无任何权利可言 , 但也各占着一份历史、文化和礼拜仪式方面的遗产 , 所以都着意保护 , 唯恐有失 。
耶稣撒冷的文化
苦路祈祷
即穿过狭窄街道--而街面上商店依然开门营业--的复活节仪式队列行进("苦难的历程") , 经常是在一种无可名状的混乱中进行的 。作为对这种难堪局面的反应 , 越来越多的基督教朝觐者宁可选择"落令时节"来拜访耶路撒冷 , 那样 , 他们倒可以充分享受他们所弥足珍贵的那种圣地的宁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