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首先 , 我们严正声明 , 筷子毫无疑问是中国人发明的 。

筷子被东亚大陆上的祖先发明之后 , 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 。 最终 , 筷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 , 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的势力范围 。
虽然都用筷子 , 但是中日韩三国的筷子有相当大的差异 , 可谓是 , 一筷各表 。
接下来你将看到:
● 老祖宗的筷子也是不断演化的
● 筷子在东亚的征服史
● 啥样的食材 , 决定了啥样的筷子
对漆筷情有独钟的值班编辑 / 老梁
老祖宗的筷子也是不断演化的
-+-
筷子最初的名字叫
“箸” 。
今天所能见到的较早的筷子 , 材质是用骨头制成 , 称骨箸 。 它于上世纪90年代在江苏高邮龙虬庄被发现 , 距今6600-5500年 , 属于典型的新石器时代 。 骨箸的形状 , 一般一端平或钝平 , 另一端尖圆 , 也有个别两端尖圆;长度在9.2-18.5厘米之间 。

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文章插图

● 龙虬庄出土的骨箸(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商周时期象牙箸、青铜箸等不同材质的筷子 , 短者17.4厘米 , 长(cháng , 不是zhǎng)者可达28厘米 。 不过 , 这时的箸还不是吃饭的用具 。 按照《礼记·曲礼上》的说法 , 箸是用来捞有羹汤的菜 , 而餐匙(古代称匕、匙)才用来进饭或者舀汤 。 箸独霸餐桌 , 既扒拉米饭 , 也夹拈除流食之外的食物 , 是在宋代以后慢慢形成的 。
两汉时期 , 箸的使用等级已经显现 。 西汉早期时多用竹箸 , 而在东汉贵族们的墓穴里 , 铜箸更为常见 。
等到了隋唐、五代时期 , 箸的质料更显夸张 , 出现了金箸、银箸、玉箸、犀箸、木香箸 , 这些当然都是皇帝老爷们才能用得起、大概也只限于他们使用的食具 。 拜隋唐手艺人想象力的丰富 , 这些箸中出现了一批两端细、中间粗的新型箸 。 有种说法认为 , 它们是为了满足箸的两端皆可挑刺和挟取食物之需 。
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文章插图

● 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的银箸(唐代)
说起来 , 我们得感谢明清人 。 他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集大成者 , 在筷子上干的事情可真不少 , 有些还流芳至今:一是将“箸”改称筷子 , 据说是船家避讳“住”音 , 干脆改成“快儿”或者“快子” , 后来又变成“筷子”的称呼;二是把筷子塑身成首方足圆的标准形体 , 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三是规范筷身长度 , 长度较前代为长 , 多在25厘米左右 。
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文章插图

● 定陵出土的金二镶乌木箸(明代)
筷子在东亚的征服史
-+-
筷子这一代替人手夹菜的玩意 , 因其方便好用 , 慢慢传播到周边地区 。
通常的说法是 , 筷子是商纣政权灭亡后 , 遗臣箕子带领子民来到朝鲜半岛时传入的 。 韩国出土的最早的筷子来自公元6世纪的公州市武宁王陵 , 相比中国人出土文物筷子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 。
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文章插图

● 箕子
日本人对筷子的出生证明颇有些暧昧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筷子来自于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 , 但都没有实物印证 。 中国的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说古代日本人“手食” , 也都说明岛国还没有普遍使用筷子的习惯 。 在当时东亚文明中心的中国人眼里 , 吃饭不用筷子 , 等于是乡下人、蛮夷 。 而日本人努力想要证明公元前就在用筷子 , 也是为了争一个“祖上就文明过”的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