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能“接受”加班?

晚上11点, 深圳科技园, 张刚从公司下班, 他骑车先后经过了TCL大厦、中兴研发大楼、联想大厦、创维大厦和腾讯大厦, 并随手拍下了这些写字楼的日常——创维、中兴有两三层的人在加班, 腾讯大厦和后面的大族激光大厦几乎有一半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
这个渴望成为中国硅谷的科技园汇集了3000多家技术公司, 每天都有数十万像张一样的公司人穿梭其中 。 在滴滴出行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年珠三角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中, 深圳当选最爱加班城市, 36.9%的人在晚上9点之后下班 。
深圳是珠三角最爱加班的城市
在华为员工的BBS“华为心声社区”中, 以“加班”作为关键词搜索, 结果达到了100页的上限 。 今年年初, 有员工这样抱怨:来公司两年, 出差19个月, 孩子两岁了, 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5个月 。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能“接受”加班?】加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 公司人似乎越来越能“接受”加班这件事 。
不安全感, 张这样解释自己加班的原因 。 于他而言, “不安全感来自自身定位, 想早点成为大牛 。 ”和以往印象中被动加班的情况不同, 如今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甚至选择主动忙碌 。
当很多同一批进入法院的同事已经开始独立办案子时, 刘勇超有些着急了, 因此他主动要求从法制宣传岗调至业务岗 。 今年硕士毕业进入一家网络媒体当前端工程师的黄轶靖, 会在下班回到家后, 继续写两小时代码 。 已经工作将近10年的图书编辑徐嘉祺, 仍然保持着每周加班3天以上的工作节奏, 即使不在办公室, 他的脑袋里也都考虑着工作的事 。
他们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公司人:年轻, 未婚, 单身, 在没有朋友聚会的工作日里, 加班成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 比起依靠公司, 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 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并在合适的时机跳槽, 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 。
这多少也反映出公司人的某些不安全感, 经济下行让整体的就业环境都变得严峻 。 外企、银行、500强……这些原来概念里可以待一辈子的大公司, 如今也频频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更不要说那些还在挣扎的创业公司了 。
与1980年代的民营企业创业潮和1990年代的“下海潮”相比, 如今的这轮创业潮更加全民化, 并且集中在技术领域 。 伴随着“梦想”和“成功”, 一并被提起的还有“生存”——这是所有创业公司都要直面的现实 。
经济日报社发布的《创业企业调查报告》显示, 资金成为制约创业的首要因素, 在所调查的1000多家创业公司中, 近一半的公司去年处于零盈利或亏损状态, 这在初创企业中更为常见 。 用户量提升了多少、有没有盈利、bug有没有修复、竞争对手有什么新动作、能不能活下去, 这些问题驱赶着创业公司一刻都不敢懈怠, 这种压力会很直接地影响到在其中工作的公司人 。
张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只有20多个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 。 公司每天提供午饭和晚饭, 晚上10点之后的打车费还给报销——几乎解决了员工加班的大部分顾虑 。 张一般都会加班到10点之后, 而他的老板会加班到更晚 。
事实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创业热潮, 对于IT和互联网行业以外的其他传统行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面临业务转型的境况下, 在传统行业工作的公司人同样不轻松 。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白领8小时生存质量报告》显示, 在所有行业中, 互联网行业加班时间最长, 每周加班9.3小时, 其次是房地产、交通、汽车、政府部门、金融业、能源、服务业和传媒行业, 每周加班都超过5小时 。

推荐阅读